1.你的焦慮是基于場景(演講的場所)嗎?
翻轉它——焦慮的生理反應和興奮有相似之處,騙自己相信緊張其實是興奮的表現。
智勝——當你緊張出汗時,提醒自己這是正常的反應,是你演講之前就預期的。
重構——你只是和朋友在交談,不在演示。
2.你的焦慮是基于聽眾嗎?
可視化——提前幾天就預想自己成功演講的情景,專注于積極的事情。
建立聯系——演講之前和觀眾握手,身體的接觸會促進腦垂體神經傳遞荷爾蒙的分泌,讓人鎮定。
轉移——問自己:“對于此話題聽眾需要了解什么?”,“怎樣確保聽眾得到他們所需的信息?”這樣你的注意力就轉向了聽眾,離開了自己。
3.你的焦慮是基于目標( 你想達到什么)嗎?
承認:下次感到緊張時對自己說“這就是我,焦慮中”。給自己留一個精神上空間去評定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被焦慮情緒弄個猝不及防。
處在當下——不要想將來的結果,去聽音樂,鍛煉,繞口令,玩游戲等,制造一個讓你處在當下的時刻。
調整注意力——關注你的聽眾會從演講中獲得什么,每講完一個觀點都想一下,這一點最重要的是什么,當你確信聽眾得到了他們所需知道的,你就會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