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搞不懂現在商場到底做誰的生意,商場支個攤就賣超市5倍網店10倍的價格。
人與人直接貧富差距大,總有人嫌麻煩或者急用直接買。
商場的價格應該包含了時間成本(不需要等待快遞)和消除不確定性的成本(所見即所得、不用擔心收到的東西會不會和預期不一樣),購物體驗的成本,以及有的產品實體店和網絡不是同一個生產線,產品/質量有輕微差異。有的人愿意支付這個溢價,所以實體店還是很有存在的必要!
商場開著其實除了特別繁華地段的,都是虧錢的,靠著網店補貼,開實體店的意義是在你逛街的時候提醒你有這個牌子,吸引你去試衣服,之后你就更可能在網上買他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