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注意:一般部分人的基本養老金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而過渡性養老金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領取的,比如"中人"可以領取。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該公式根據《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
過渡性養老金
指的是對實施“統賬結合”或新型養老保險制度以前參加工作、之后退休的這波人(用大白話來講,那代60后70后等人居多),由于他們那個工作年代沒有對養老金實施“個人賬戶”管理,不能反映他們那個年代工作年限的勞動貢獻情況,所以需要加上“過渡性養老金”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般網上看到的比較多的公式就是:過渡性養老金=上年度當地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總繳費年限×計發系數,其實這個也沒有問題。
有人會說公式太亂了,主要是每個時期每個地區的過渡性養老金的算法時不同,沒必要糾結這玩意,研究起來很復雜,只能舉例說說:
如2020年廣東人社局那邊的算法是:過渡性養老金=視同繳費賬戶總額÷計發月數 +100元+繳費年限津貼。(目前繳費年限津貼=繳費年限×4);
如2021年四川成都社保那邊的算法是:過渡性養老金= (當年月計發基數+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
上面這些公式,要是真的聽不懂或者懶得自己算,建議大家去官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務服務平臺”或“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可以免費測算待遇。
選擇【養老保險】-【待遇測算】-【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