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生效的民事法律行為是可以被終止的。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通過撤銷、解除、變更等方式進行終止。 首先,撤銷是一種終止民事法律行為的方式。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當事人可以通過自愿的方式,通過撤銷協議或合同來終止已經生效的民事法律行為。撤銷的要件包括當事人之間的一致意見、撤...
回答于 2023-07-05 13:22
根據我對債務免除的了解,債務免除是指債權人同意取消債務,使債務人不再需要償還剩余的債務。然而,債務免除是否適用于債務彌補后的債務,取決于具體的法律和合同條款。 在一般情況下,債務免除通常只適用于債務發生之前的債務,即債務人尚未履行的債務。一旦債務人履行了債務,進行了債務彌補,通常情況下債務免除將不...
回答于 2023-07-05 13:21
根據中國法律,撤銷民事法律行為的程序需要經過法院審理。撤銷民事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希望撤銷已經發生的法律行為,以恢復原狀或者消除不當的法律后果。撤銷民事法律行為的審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提起訴訟:當事人需要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提交相關證據和申請書。 立案:法院收到訴訟申請后,會對...
回答于 2023-07-05 13:21
根據中國法律,債務免除通常不適用于債務人失業的情況。債務免除是指債權人同意或法院判決將債務人的債務全部或部分免除的一種法律程序。它通常適用于特定的情況,如債務人因疾病、殘疾或其他無法償還債務的原因而申請免除債務。 然而,失業并不被視為免除債務的合理理由。盡管失業可能導致債務人無法按時償還債務,但法...
回答于 2023-07-05 13:20
根據我對中國民事法律的了解,生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內被撤銷。具體來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可以依法撤銷其與他人訂立的合同。 撤銷合同的期限根據不同的情況而有所不同。首先,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成立后的十五日內撤銷合同,而無需提供理由。這被稱為無...
回答于 2023-07-05 13:18
在單方民事法律行為中,證明行為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證明方法: 書面證據:行為人可以通過書面文件來證明其真實意思表示。這可以是一份正式的合同、協議或其他書面文件,其中清楚地記錄了行為人的意圖和意思。 口頭證據:在某些情況下,行為人可能無法提供書面文件作為證據。這時,可以依靠...
回答于 2023-07-05 13:17
根據中國法律,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通常不會直接導致刑事責任。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違反法律規定或違背公序良俗而被法律認定為無效的行為。這些行為可能包括合同的違約、欺詐行為、違法轉讓財產等。 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通常會引起民事責任,即違約方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例如,如果某人違約未履行合同義務,另一...
回答于 2023-07-05 13:16
根據我對法律的理解,當一方在意思表示中使用了不當的引用或引述方式時,可能會面臨法律責任。具體來說,這涉及到知識產權法和侵權法的相關規定。 首先,如果一方在意思表示中使用了他人的作品、文字或其他創作成果,而未經授權或未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引用,那么這可能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知識產權法通常保護原創作品的...
回答于 2023-07-05 13:16
根據中國法律,當一方在意思表示中使用了口頭陳述或行為時,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合同的訂立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口頭陳述是指當事人通過口頭表達的方式來達成協議或達成合同。根據合同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當事人之間的口頭協議或者其他口頭意思表示,可以...
回答于 2023-07-05 13:15
債務免除是指債權人放棄對債務人所欠債務的追索權,使債務人不再需要償還該債務的一種法律程序。債務免除通常發生在債務人無力償還債務或債務過于沉重的情況下,以減輕債務人的負擔。 債務免除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其中最常見的方式是通過破產程序。在破產程序中,債務人將其財產交給破產管理人,由破產管理人根據法律規...
回答于 2023-07-05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