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著人民幣已經(jīng)開始為換錨做準備了。 注意,這里說的是準備換錨,不是已經(jīng)換了錨。準備好了到實際執(zhí)行,中間可能還要差執(zhí)行的時間。 舉個例子,你考了駕照不代表你要開車了,駕照和開車之間還差一輛車的距離,人民幣也一樣。 其實人民幣換錨,更重要的原因還是想和美元脫鉤,擺脫人民幣的發(fā)行以外匯儲備為錨的局...
回答于 2024-05-30 18:17
不值得買。 現(xiàn)在是債市牛市頂峰,進入加息周期后,這些超長期債券很容易跌破面值的,就90年代還見過以70多塊錢交易的面值100的國債。 PS:和非債券從業(yè)人士解釋一下:100面值的跌到70多和國家信譽無關(guān),和利率有關(guān),就是一個簡單的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公式而已。 有興趣的可以算一下,基準年利率15%、20年期限、票面利率3%的...
回答于 2024-05-30 16:14
如果不能持有到期,只能說收益波動還是有的,需要對經(jīng)濟走勢和利率水平有較強的判斷能力,畢竟超長期的特點就是誰也沒辦法保證長期持有。 50年啊,你想想50年前的萬元戶可是土豪,今天萬元戶是貧困戶。 50年保持票面平均年利率3.27%,就是美元這種全球最穩(wěn)定最廣泛使用的通貨也做不到啊! 隨便一個超發(fā)貨幣/通貨膨脹就能...
回答于 2024-05-30 16:12
國債定價與市場利率呈現(xiàn)負相關(guān),比如美聯(lián)儲的加息就會導致國債價格下降,當然如果能持有到期,依舊可以按照付息方式和到期拿回本金,但事實上當時大量持有國債的是銀行,銀行更多的是儲戶的錢,當市場利率走高時,儲戶都會追求更高的投資機會,而銀行拿不出錢就必須低價賣出國債回款,浮虧變成實際虧損,從而資不抵債而破產(chǎn)...
回答于 2024-05-30 16:06
大概率還是對未來利率走勢向下的預期相對較強,其實都不需要持有太久,現(xiàn)在一方面二級市場可以賣給個人投資者,未來央行還會加大二級市場對國債的吞吐而干預價格,對于機構(gòu)投資者來說至少短期是更高的收益預期,前提是未來幾年市場利率走低是大概率事件,或者說只要不加息至少不會虧損。 讀者這幾年應(yīng)該已經(jīng)清晰地感受到市...
回答于 2024-05-30 16:05
信用最好與本金損失風險并不沖突 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相比于存款、或者儲蓄國債等投資品來說,前者幾乎絕對保本,即便提前退出,無非是變成活期利率或者按持有時間梯次付息。而后者因為持有周期太長,中間變現(xiàn)的可能非常高,市場利率的走勢會帶來收益的波動,可能賺到更多也可能虧損掉部分本金,屬于對于投資經(jīng)驗有較高的要求...
回答于 2024-05-30 16:04
風險:如果持有到期,原則上擁有最高的信用,但不同于儲蓄國債,由于投資期限跨度大,短期的可以持有到期,但很多時候由于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變化和家庭需要資金,尤其是30年50年,很難保證持有到期,如果期間出售,就需要當時二級市場的定價,即可能賺得更多,也可能虧損掉本金。
回答于 2024-05-30 16:03
收益:一年一次或者多次的付息,本輪特別國債是一年兩次付息,獲得的利息可以再投入,屬于復利率,如果持有到期,期間可以穩(wěn)定獲得利息和到期以后的本金償付。
回答于 2024-05-30 16:02
超長期國債投資周期:跨度大,可以是1年,也可以是20年、30年和現(xiàn)在的50年,不可以提前兌付,但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
回答于 2024-05-30 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