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的初始計量是指企業對于新購入的存貨初次計量的過程。根據會計準則要求,存貨的初始計量應當以實際支付或應付金額作為基礎,并包括采購價格、運輸費用、關稅、保險費等與所采購商品直接相關的成本,但不包括貿易折扣和退貨等非直接支出。存貨的初始計量方法通常包括先進先出(FIFO)法、平均成本法和后進先出(LIFO)法。選...
回答于 2023-04-27 20:43
審計師在工作中可能遇到以下情況,會導致文件記錄的可靠性產生懷疑:會計制度和核算方法不符合會計準則和法律法規的要求;財務報表中存在重大的算錯、漏報或誤報問題;公司內部控制機制存在缺陷或被繞過;會計數據的來源和準確性(如原始憑證)存在隱患;重大交易的真實性存有疑慮,例如并購、借款等;公司管理層或其他相關...
回答于 2023-04-27 20:39
一般來說,審計工作的核心是審計對象提供的財務報表,審計人員需要對這些財務報表上的數據進行審核,并通過其他的審計證據支持相應的財務報表。對于“文件記錄真偽的鑒定”這一環節,一般屬于企業內部控制范疇,不是審計工作的重點。因此,審計人員一般不需要對文件記錄真偽進行鑒定,除非在審計過程中存在特殊情況需要進行鑒...
回答于 2023-04-27 20:39
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的職業判斷質量是直接關系到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果的。因此,注冊會計師需要衡量自己的職業判斷質量,以確保審計工作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注冊會計師用于衡量職業判斷質量的具體5個標準如下:1. 準確性準確性是衡量職業判斷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注冊會計師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審核證據,對企業的財...
回答于 2023-04-27 20:36
資產的權屬是指誰是資產的所有人。在法律上,對于資產的權屬認定主要依據以下幾個方面:合同:如果存在合同,則應查看合同中的約定。一般而言,合同中規定的資產歸屬以合同約定為準。法律規定:如果法律有相關規定,則應按照法律規定處理。例如,如果某項資產屬于國家所有,則其權屬自然歸于國家。事實依據:如果沒有合同或...
回答于 2023-04-27 20:34
注冊會計師在企業財務報表審計中無法完全降低重大錯報風險,主要原因如下:企業自身因素:重大錯報風險的存在與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市場環境、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等多種因素有關,這些因素是注冊會計師無法完全控制的。審計程序的局限性:審計程序無法發現一些與事實相符的情況,例如管理層故意偽造報表。非審計因素...
回答于 2023-04-27 20:30
這個說法有些片面和不準確,需要進一步解釋和說明。首先,存在的認定是會計判斷標準之一,指企業對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確認必須基于客觀的證據,以證明這些項目在報告期內確實存在。這意味著企業在進行存在的認定時必須基于事實依據,不能虛構或夸大事實。而在確認期末余額時,企業同樣應該遵循真實性原則,即將收入、...
回答于 2023-04-27 20:28
在審計中,復雜的計算與簡單的計算都存在著不同的固有風險。具體來講,相較于簡單的計算而言,復雜的計算往往會涉及到更多的數據、更多的計算方法和算法、更多的技術難度等,因此會存在更多的固有風險。首先,在進行復雜計算時,一些模型和算法的構建有時候帶有主觀性質,這些主觀因素的引進可能導致模型的不穩定性和算法的...
回答于 2023-04-27 20:24
審計程序的執行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并需要各種資源的配合。如果面臨困難時間或成本等事項,審計師可能會考慮縮短審計周期、減小審計范圍、削減人力資源投入、降低審核工作的深度等措施,以便盡快完成審計工作。然而,這些做法可能會導致審計程序的執行不能充分地滿足審計要求,無法保證審計師能夠獲得足夠的審計證據...
回答于 2023-04-27 20:14
當出現相互矛盾的審計證據時,審計師需要考慮以下因素來判斷其對審計結論的影響:相互矛盾的審計證據來源及其可靠性;相互矛盾的審計證據之間是否可以互相印證或相互補充;相互矛盾的審計證據存在的重要性和權重。審計師應該全面分析和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以得出最終的審計結論,并適當披露相互矛盾的審計證據和影響。
回答于 2023-04-27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