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皮膚癌的原因有很多,但目前還沒有“痣多”這一項。皮膚癌是在多種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發生的組織細胞異常反應性增生,其中外在致病因素主要包括:長期接觸焦油、瀝青等有害化學物質;長期從事放射工作,同時又缺乏保護措施;長期在外沒有做好防曬,大量的紫外線照射;病毒感染等。內在因素主要包括遺傳和免疫缺陷等。而痣主要...
回答于 2024-08-04 09:53
前列腺癌,它通常被認為是老年人的癌癥,我國前列腺癌平均發病年齡約為72歲。但有調查數據顯示,近30年以來,前列腺癌患者人群持續呈年輕化發展,年輕人群的前列腺癌發病率每年以穩定速度在增長。美國癌癥登記數據庫和全球疾病負擔資源數據庫將前列腺癌的年輕患者分成三個年齡段,分別為25~29歲、30~34歲35~39歲,這三個年...
回答于 2024-08-04 09:52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約95%以上的宮頸癌是由人乳頭狀瘤病毒(HPV)引起的。HPV是最常見的生殖道病毒感染,主要傳播途徑是“性傳播”,所以如果從未有過性生活,宮頸癌發病率確實會比較低。但是HPV也會通過皮膚粘膜接觸傳播,當皮膚粘膜屏障受損,又正好接觸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時,比如碰到病毒污染的衣物、毛巾等,幾率雖小...
回答于 2024-08-04 09:52
甲狀腺癌的確切發病原因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主要與遺傳、電離輻射、性別與雌激素、以及碘攝取異常等因素有關。目前來說,甲狀腺癌發病因素最為明確的只有兩點:一是兒童時期受到電輻射,比如生活在核污染地區:比如因為癌癥接受頭頸部的放療等。二是遺傳因素。部分甲狀腺癌具有家族史,也就是說,具有遺傳傾向。有人說“吃太多...
回答于 2024-08-04 09:51
幾乎所有人都有喝熱飲的習慣,但這并非意味著我們都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致癌因素主要來自“高溫”,對高溫熱飲的定義來自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經常喝65℃及以上的飲料,會增加食管癌的發生風險。但真給你一杯65℃的飲料,幾乎不可能一飲而盡,因為65℃℃的水不僅燙手,喝下去會有一股明顯的“...
回答于 2024-08-04 09:50
乳腺癌與胸大和胸小無關,只要有乳腺組織的存在,得乳腺癌的概率就沒有太大差異。乳腺癌屬于一種惡性腫瘤,如果患者乳腺較小,包塊可能發現比較及時;如果乳腺較大、脂肪含量較多,包塊則不容易被發現,但患病概率上不會因此而有差別。 乳腺癌的危險因素主要有家族史、月經初潮早、絕經遲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等。如果...
回答于 2024-08-04 09:50
根據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指南,可能發展為肝癌的肝炎有乙肝、丙肝和自身免疫性肝炎,在我國來說,引起肝癌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乙肝。酒精性肝炎也可以發展成為肝癌。酒精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定義的1類致癌物,長期過量的飲酒,可引起廣泛的直接肝損傷:酒精性肝炎。若有上述肝炎的朋友,聽到這里可別急...
回答于 2024-08-04 09:49
影響胃癌的因素非常復雜,有人說吃辣椒能預防胃癌,也有人說吃辣椒增加胃癌風險,但在醫學上仍有爭議。醫學講究循證醫學,治療要遵循公認的指南。關于辣椒素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研究要滿足循證醫學的標準,需要更長時間和更大樣本量驗證。 此前,也有研究提出,綠茶能降低胃癌或結直腸癌發病的風險,但最終也沒有被公認。此外...
回答于 2024-08-04 09:49
有人認為清淡飲食就不會得結直腸癌,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在誘發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中,飲食因素只是其中之一。清淡飲食主要是少油、少鹽、少糖,避免煎炸、熏制、燒烤的健康飲食。有的人飲食很少看到辣椒、香料等調味料,但是喜歡吃海鮮類、肉類,看似很清淡,加工烹制方式卻較為精細,幾乎不攝入粗糧,飲食中纖維素含量少,...
回答于 2024-08-04 09:48
沒有肺結節就不會得肺癌,這種說法是片面的。一般來說如果做胸部ct檢查肺里面是干凈的沒有肺結節就意味著肺是健康的。肺結節是一個影像學的概念,有良性的炎癥結節,有良性的腫瘤,也有是因為肺癌引起的,所以發現肺結節以后,我們要鑒別診斷良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逐步進行的過程,影像學的檢查有敏感度,一般來說胸...
回答于 2024-08-04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