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破除一個觀念:行政區劃必須犬牙差互。
打破各省的地理屏障,讓各省互相牽制,這個觀念其實是現代人附會出來的。
很多人喜歡舉漢中劃給陜西的例子,認為這是要破壞四川的天險,避免四川...
要破除一個觀念:行政區劃必須犬牙差互。
打破各省的地理屏障,讓各省互相牽制,這個觀念其實是現代人附會出來的。
很多人喜歡舉漢中劃給陜西的例子,認為這是要破壞四川的天險,避免四川割據。
那么把漢中劃給陜西是誰干的呢?蒙元。
蒙古人的內政水平,只能用一言難盡形容。大家看看蒙元的行政區劃就知道了。
首先蒙古人算上宣政院只劃了十二個省,你就說這活干的多糙吧。明朝土地比元朝小,不算烏斯藏奴兒干還劃了十五個省,清朝則是二十多個省,北宋更小也劃了二十多個路。
而且蒙古人竟然把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廣大土地全都一股腦劃成了“河南江北行省”,其地域橫跨現在的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四省。
這個省坐擁整個淮河流域的廣袤平原,南有長江,北有黃河,東邊是大海,西邊是秦巴山地,而且還卡著蒙元的經濟動脈—大運河,還緊鄰著大都所在的中書省。
河南江北一旦反了,就可以先扣押大都的漕糧,再憑長江黃河防住其他省,然后憑借不輸中書省的土地兵馬錢糧,順著大運河北上直取大都。
最后,蒙元正是亡于爆發在河南江北行省的農民起義。劉福通,陳友諒,芝麻李,彭瑩玉,明玉珍,張士誠,郭子興,朱元璋全是在河南江北造的反。
蒙古人如果真的謹慎到連漢中都不愿意給四川,能劃出河南江北這么個龐然大物嗎?
不僅如此,四川陜西之間最重要的關隘是哪?是劍門關。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那劍門關在哪呢?在四川和漢中之間,屬于四川。漢中不舍得給,劍門關倒是舍得給了。
那蒙古人為什么把漢中給陜西呢?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蒙古人很早就拿下了漢中,后來才拿下四川。在蒙古人沒拿下四川的時候,漢中的事總得有人管,給誰呢?那就給最近的陜西吧。
為了讓行省的治所更加靠近大都。你看管理中原和南宋故地的四個行省,治所都在各自行省的最北邊。湖廣行省更是歪歪扭扭長出一個闌尾,從長江的武昌統治嶺南。
把山海關劃給遼東,算是開天辟地頭一遭了。但是當時的遼西走廊沼澤太多,只能少量走人,走不了大批軍隊輜重。當時的主要通道是從雁門關、承德、朝陽一帶穿過燕山,也就是G45大廣高速和京沈高鐵的走向。
自南宋滅亡,確實再沒有穩定的地方割據了,元明清與共和國之間的幾次易代都很短暫,或許證明了行省劃分的正確。
元朝的行政區劃也還行,至少按著山川河流畫邊界,不像明朝朱元璋,江南和淮南淮北兩地不單是隔了長江就算了,這些地方人文文化也不一樣硬是能合在一起做一個南直隸,而沒有地理隔絕的人文文化沒有差異的自古以來都是一體的浙北蘇南劃給了兩個省,朱元璋是牛逼的,導致現在安徽各地的人文文化和經濟發展看起來像三個省,江蘇也是一樣,畫邊界的順準直逼丘吉爾。主要是他想把老家鳳陽和南京畫在一起。
南直隸更多的是軍事考量。
南京以下長江江面寬闊,過江的主要通道在揚州,這樣南京、揚州同屬南直隸,可以同時防備順江而下和北邊來犯。
在上述基礎上進一步擴圍,西邊沿江而上直抵安慶,也是個長江節點,北邊北上直達徐州,也是個兵家必爭之地。(至于為什么西邊不進一步畫到九江,可能是為了給江西一個出江口吧)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