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我國法定的傳染病中屬于乙類傳染病。
本病傳染性極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麻疹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冬春季節為高峰。
主...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我國法定的傳染病中屬于乙類傳染病。
本病傳染性極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麻疹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冬春季節為高峰。
主要癥狀:發熱、咳嗽、噴嚏、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癥狀及眼結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皮膚斑丘疹。
潛伏期:平均為 10~14 天,接種過麻疹疫苗者可延長至3~4周。
易感人群:人群對麻疹病毒普遍易感,凡未患過麻疹或未接種過麻疹疫苗者均為易感者。
該病主要在6個月至5 歲間流行。近些年在年長兒和成人中也可見一些輕型麻疹病例,其主要原因為嬰幼兒時未接種過麻疹疫苗或未再復種,使體內抗體的水平降低而成為易感者。
傳播途徑:?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麻疹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
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口、鼻、咽、眼結膜分泌物中,患者咳嗽、打噴嚏時,病毒隨排出的飛沫經口、咽、鼻部或眼結合膜侵入易感者。密切接觸者亦可經污染病毒的手傳播,通過第三者或衣物間接傳播很少見。
典型麻疹臨床過程可分為三期:
1.前驅期:從發熱到皮疹出現為前驅期,一般持續3~4天。前驅期主要為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畏光、流淚等,可有麻疹黏膜斑(科氏斑,頰黏膜上0.5-1mm針尖大小的灰白色點狀突起,外有紅色暈圈)。嬰幼兒可出現胃腸道癥狀如嘔吐腹瀉。一些患者頸、胸腹部可出現一過性風疹樣皮疹,數小時即退去,稱麻疹前驅疹。
2.出疹期:從病程的第3~4天開始持續1周左右,出現特征性皮疹,皮疹散在分布,初為淡紅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直徑2~3mm,疹間皮膚正常。
皮疹首先見于耳后、發際,然后前額、面頸部,自上而下至軀干及四肢,2~3天遍及全身,最后達手掌與足底。出疹同時可有嗜睡或煩躁不安,甚至譜妄、抽搐等癥狀,還可伴有表淺淋巴結及肝、脾大。
3.恢復期:皮疹達高峰并持續1~2天后,全身癥狀明顯減輕,皮疹隨之按出疹順序依次消退,皮疹退時有細小皮膚脫屑。
無并發癥的患者病程一般為10~14天。主要并發癥有支氣管肺炎、心肌炎和喉炎,偶見腦炎,遠期并發癥為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