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活在沙漠中的小型嚙齒類動物:三趾心顱跳鼠(Salpingotus kozlovi)。它的體型非常小,體長只有5cm左右,但是有一條10cm+的大長尾巴,體重一般在10g左右,比我們身邊平時見到的小家鼠還要...
一種生活在沙漠中的小型嚙齒類動物:三趾心顱跳鼠(Salpingotus kozlovi)。它的體型非常小,體長只有5cm左右,但是有一條10cm+的大長尾巴,體重一般在10g左右,比我們身邊平時見到的小家鼠還要小一號,加上那條大長尾巴,不少網友都覺得這就是現實版的“移動的鼠標”。
三趾心顱跳鼠和常見的老鼠們最大的區別是:
它的后腿很長而前腿較短,而且后足的第一和第五趾退化,只有三個腳趾,并且還長有毛形成毛墊。
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這個小家伙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地區,比如內蒙古、甘肅、寧夏、新疆等省份的沙質沙漠及半沙漠地區。沙子易于流動,用四足行走很容易陷進流沙之中,但雙足跳躍的話就不會有這個問題,而且可以節省體力。不僅三趾心顱跳鼠,很多在沙漠環境中生活的哺乳動物都選擇了跳躍前進的行動方式。而在跳躍時,跳鼠長長的大尾巴就可以幫身體保持平衡了。
?因為經常在黑暗中行動,三趾心顱跳鼠的眼睛非常大,在漆黑的夜里或洞穴中只要有微弱的光也能看到物體。為了在這種環境生存,它的嘴周圍有非常茂密且很長的毛,這些毛的感覺非常敏銳,即便最細微的觸碰也會被察覺到。它腦袋上還有一對圓而大的耳朵,能在寂靜的黑夜沙漠中捕捉到最細微的聲響。
黑夜中的沙漠危機四伏,很多食肉動物都會把三趾心顱跳鼠當做可口的小點心。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它就會拖著長長的大尾巴快速的蹦走,逃回自己的洞穴藏匿。也正是因為大眼睛毛茸茸的形象,三趾心顱跳鼠看起來顯得格外呆萌。就讓一些人有了在家飼養的想法。然而這并不是一個好主意。
除了一些已經馴化的動物如貓、狗、倉鼠、豚鼠、虎皮鸚鵡、金魚、豹紋守宮等動物適合做家養的寵物,絕大多數動物并不適合人類室內環境,所有野生動物均不適宜在家飼養。
野生動物無法適應人類城市的生活,當寵物養會極大地損害它的健康。對于絕大多數野生動物來講,我們的居室是一個非常嘈雜的環境,而喜歡安靜的它們身處于這種環境內就會長期焦慮。
很多野生動物為了尋找食物每天需要走大量的路,三趾心顱跳鼠的活動范圍就可以達到2km或更遠,但在狹小的籠子中運動量很少,再加上投喂飼料與野外食物差異很大,對其健康影響很大。
而野生動物的一些習性也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很多哺乳類動物都是靠氣味進行彼此間溝通,所以體味會非常大。曾經有一個人購買了一只紅白鼯鼠作為寵物飼養,他家終年散發難以描述的的刺鼻氣味,甚至剛下電梯就能聞到;而一些鳥類尤其是大型鸚鵡的鳴叫聲穿透力極強非常刺耳,曾經有新聞報道有一個人非法飼養了一對黃藍金剛鸚鵡,但由于鳴叫聲太過擾民被鄰居投訴而被捕。
此外,很多人不自覺地無視了,野生動物有難以控制的“野性”。
和寵物不同,很多野生動物都需要對領地進行標記,比如用氣味腺分泌的液體涂抹、在地上留下大小便、在木頭上留下抓痕咬痕等等行為,而在家里動物只要做出其中一項,我們都是難以接受的。
有人曾花高價買了一只野生豹貓在家飼養,結果她的家里從此所有木制品和布制品幾乎全部被抓壞,家里的電器的電線也經常被咬斷,最終因為家人無法承受將其送到野生動物救助中心。
所以說,野生動物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為它好也是為你好。
如果我們出門在外,遇到野生動物,應該怎樣避免傷害到它們呢?
首先,在觀察野生動物時不應該近距離接觸,避免過分刺激動物。比如在這次的三趾心顱跳鼠的視頻中,以我個人的看法來說,拍攝者的做法確實有不太妥當的地方,比如說使用高亮度手電對三趾心顱跳鼠直射。
在比較暗的環境下為了拍清楚視頻,補光固然重要,但三趾心顱跳鼠是一種適應在黑暗中生活的生物,被明亮的光線照射會非常不適,而且近距離的接觸很容易讓這種膽小而喜歡安靜的動物精神變得緊張,陷入應激狀態。小型動物如果長時間處于應激狀態會非常容易暴斃,你忍心為了自己的喜悅而傷害這只無辜的生靈嗎?
其次,野生動物經過長期與人類近距離接觸,其行為會產生異常。比如野生動物見到人本應心生警惕,或者躲避逃開,但如果經常與其進行互動,就容易讓它們失去應有的警惕。
在藏區很多地方生活著喜馬拉雅旱獺,而其胖墩墩的體型讓很多人覺得可愛,就拿出食物對其進行投喂。實際上這種行為極不可取,因為對于野生動物來講我們的食物熱量和鹽分屬于爆炸性的超標,經常食用會影響其身體健康,甚至可以說我們的零食對于野生動物來講是慢性“慢性毒藥”。
而且野生動物與人近距離接觸,還有極大的安全隱患。野外環境十分惡劣,野生動物往往都會攜帶大量寄生蟲及病原體,在健康情況良好的情況下可能并不顯現,比如喜馬拉雅旱獺就是鼠疫攜帶者,而小熊貓看起來萌萌噠則有很高的狂犬病風險,至于硬蜱、跳蚤、虱子等體表寄生蟲更是不計其數。在零距離接觸的時候,這些寄生蟲和病原體極有可能傳染到我們身上。
另外,很多野生動物攻擊性很強,在近距離接觸的時候很容易造成傷害,比如跳鼠,嚙齒類的牙齒由于其特殊結構,齒尖非常鋒利,被其咬過的傷口可能比小型犬咬傷都要嚴重。大型食草動物如鹿、牛羚等在很多人印象中都是溫順的動物,但其憑借巨大的體型和力量,僅僅是沖撞就能給人帶來致命的傷害,在秦嶺地區每年傷人最多的動物就是牛羚。
從另一方面來談,野生動物的某些動作會被我們當做“可愛”或“萌”,但它們那些看起來“萌”的行往往蘊含了別的意味。比如小熊貓站立起來舉起雙手的視頻讓很多人看的捧腹大笑,但實際上這是小熊貓受驚之后為了自保而虛張聲勢的表現,黑猩猩咧開嘴露出牙齒也讓很多人認為它在笑,實際這是其感覺到恐懼的表現。我們不應該用自己的想法給野生動物貼標簽,這并不利于真正的了解與保護野生動物,應該科學地去了解它們。
過分宣傳野生動物“萌”或“可愛”的成分,會鼓勵很多人將野生動物作為寵物飼養,進而促進捕獵和野生動物貿易,對野生動物造成傷害。野生動物貿易是繼軍火、毒品之后的國際第三大非法貿易,如小藍金剛鸚鵡等一些物種由于以寵物為目的的捕獵已經在野外滅絕。
更多種類的野生動物也由于捕獵而成為了瀕危物種,在運輸過程中這些動物的死亡率極高。“你在寵物市場看到的每一只野生動物,背后都有十只同類在捕捉和運輸的過程中死掉。” 如果你真的愛它,一定讓它幸福的生活在自己的家里,而不是在我們的家里毀滅。
這個世界不僅是我們人類的家,也是無數野生動物的家,我們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果真如此的話我們就有責任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讓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生靈都能幸福快樂的生活。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