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多莉的誕生有多轟動,年紀比較小的小伙伴可能沒有概念。多莉是人類克隆的第一只哺乳動物,當時它的出生震驚了整個世界,《科學》雜志把多利的誕生評為當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的第一項,那幾年...
當時多莉的誕生有多轟動,年紀比較小的小伙伴可能沒有概念。多莉是人類克隆的第一只哺乳動物,當時它的出生震驚了整個世界,《科學》雜志把多利的誕生評為當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的第一項,那幾年,“克隆”這個詞簡直可以說傳遍了全世界的大街小巷,火的一塌糊涂。
不過,多莉的后續可能關注的人就少了。多莉于1996年出生,在2003年被確診罹患了肺部疾病而被安樂死,只活了6歲,遠遠低于綿羊11~12年的平均壽命。它患的肺病通常在年老的羊中出現,在多莉生命的倒數第二年,研究人員還發現了正直壯年的多莉后腿出現了關節炎的癥狀,這也是老年羊常患的疾病,青壯年羊很少會有。
而巧合的是,多莉的母親正是一只6歲的綿羊。如果算上母親的年齡,多莉的“老年病”似乎就可以說得通了。
這也就帶來了一個疑問:
克隆體的年齡要如何計算?是否不是從0歲開始,而是從本體的年齡開始計算呢?
這也是一直以來困擾克隆技術的難題。科研人員發現,多莉的細胞線粒體端粒確實要比普通羊要短,這就意味著它確實是出現了早衰的癥狀。
“克隆體的早衰”一度成為阻礙克隆技術大規模商業化的原因之一。
科研人員為此一直在開展各式各樣的研究,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優化了克隆技術之后,克隆體的平均壽命基本與自然孕育的個體壽命相同,似乎“克隆體早衰”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
不過,目前克隆體胚胎的早期存活率仍然顯著低于自然受孕或人工受孕,這導致克隆技術的成本始終居高不下。目前,人類已經克隆了包括貓,狗,小鼠,牛,駱駝,馬,猴子在內的超過20種動物,其中還包括瀕危的普氏野馬和印度野牛。但實際開展的商業克隆,僅局限于之前火過一段時間,大眾褒貶不一的“高價復活寵物”等項目。
2024年2月報道世界首例克隆藏羊在青海誕生新聞中的藏羊,其實跟綿羊多莉是近親,都是牛科盤羊屬的動物,從技術上來講,難度并不高。唯一的亮點可能是妊娠率和懷孕率比較理想。但藏羊本身的妊娠期長達5個月,通常一年一胎,終身只能產5~7只后代,繁殖效率很低。克隆技術的優點是可以保持優良基因的延續性,但考慮到妊娠率和受孕率,并不是能大規模推廣的技術。
對于新聞中的藏羊來說,目前它面臨的問題是之前對品種的選育工作重視不夠,導致種羊質量下降明顯。克隆技術的應用,對保留優良基因,輔助品種選育和保育工作有一定的價值,未來更有可能應用在種羊培育的領域中。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