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費本身就是個極其不合理的存在。
任何服務的定價,一方面會考慮其成本,另一方面也考慮它的可獲得性,還要考慮其產生的價值。
成本決定了它的價格下限,如果服務收費低于成本,那肯定沒人...
中介費本身就是個極其不合理的存在。
任何服務的定價,一方面會考慮其成本,另一方面也考慮它的可獲得性,還要考慮其產生的價值。
成本決定了它的價格下限,如果服務收費低于成本,那肯定沒人愿意再提供服務,這個行業慢慢就消亡了。
可獲得性決定了它的價格彈性,物以稀為貴,越不可獲得的東西越能喊出高價。
其服務產生的價值,決定了它的價格上限,因為如果你收費超過了價值,那消費者寧可不要你的服務。
我們來看中介費本身。它的成本是極其低的,房產中介從業者要求門檻極低,所以他們的底薪都不高,甚至有極個別的還有無底薪的。老板也知道這個行業不需要給高底薪,有能力的靠提成賺錢看不上底薪,沒能力的瞎混更不能給高薪養閑人。辦供地點費用也不算高,每個人都不一定有獨立工位,因為中介大部分是在外面跑。
再看它的彈性,中介的彈性非常大,上面說了,從業門檻極低,所以只要行情好了,一下子就能涌入一堆人。行情不好了,他們也如鳥獸散。
最后看看它的價值,這個就很玄學了。以前行情好的時候,成交一套房子,下個月可能就能賺幾萬,甚至幾十萬,這個時候,掌握了海量房源信息,相對買賣雙方都有信息差的中介,就變得非常有價值,他嘴一歪,手一滑,把這套房子給了A而不給B,可能A就能獲利幾十萬。這種時候,沒人會去考慮中介究竟做了哪些事情,提供了哪些服務,反正人家有價值,于是幾萬塊的中介費給就給了,都不帶講價的。
但現在行情不好了,賣方比高峰的時候虧著幾十萬幾百萬在賣房,心里就很不爽。買方看著這個行情趨勢,一點都不急,愛賣不賣。這種時候,中介的價值就被打回原形了。
現在行情不好,大家情緒都冷靜下來,發現中介無非就是搭個線,然后如實地呈現交易物的具體信息,這兩件事,現在用自媒體差不多也能干,效率差是差了點,但比起幾萬塊的中介費,還是很有性價比的。
我們再回溯到房產中介收費本身的合理性。其實回到上世紀90年代到2000年初,那時候一線城市一套房幾十萬,二三線的一套房一二十萬,最多50萬。這時候人家中介忙前忙后給你牽線搭橋,搞各種手續,收你2個點的中介費,算下來也就兩三千到一萬多,其實挺合理的。
但從2005年開始,房價開始飆漲,連續漲了接近20年,這時候中介費還在按2%收取,就顯得有點過分了。只是基于我上面分析的,它產生了價值,雖然這個價值來源于信息差,但價值就是價值,有了價值,就有人愿意付錢,所以就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只是現在行情趨勢變了,中介費的不合理就凸顯了。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