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造材料和結構受力體系劃分,中國住宅結構主要分為五種:砌體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以及鋼結構。
1、砌體結構
【組成材料】
砌體結構也稱磚混結構,是由磚、墻...
從建造材料和結構受力體系劃分,中國住宅結構主要分為五種:砌體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以及鋼結構。
1、砌體結構
【組成材料】
砌體結構也稱磚混結構,是由磚、墻及鋼筋混凝土梁、柱等構件構成的混合結構。

【常見建筑】
砌體結構常見于上世紀城市里的老筒子樓、宿舍、住宅樓等。

【抗震性能/承重構件/非承重墻體】
砌體結構是主要靠墻體支撐上部樓板并承受地震力,因此所有墻體都是承重墻,墻體由塊磚和砂漿砌筑而成。

砌體結構的兩柱樓板由鋼筋和混凝土構成,根據需要,砌體結構的墻體可以砌筑不同的厚度,常見的厚度有120毫米、240毫米、370毫米和490毫米,分別稱為12墻、24墻、37墻和49墻。其中,12墻多用于衛生間的隔墻,24墻多用于室內承重墻,37墻和49墻多用于外墻墻間做保溫。

根據制作工藝不同,砌體結構的樓板也分為現澆樓板和預制樓板兩類。現澆樓板在建筑現場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形成整塊樓板,整體性好,抗震性能好。預制樓板是由大量獨立的小塊樓板構成,整體性差,抗震性能不如現澆樓板。

2、框架結構
【組成材料】
框架結構是由許多梁和柱共同組成的框架來承受房屋全部荷載的結構。

【常見建筑】
框架結構造價比較高,常見于多層工業廠房、小型別墅及高度在40米以下的公共建筑。

【抗震性能/承重構件/非承重墻體】
框架結構靠柱子梁支撐樓板,并靠柱子梁組成的框架抗地震力,因此框架結構中柱子梁是重要的承重構件。

框架結構中的墻體均為非承重墻,可以靈活拆改。

框架結構的房屋中,柱子、梁和樓板均由鋼筋混凝土構成。

3、剪力墻結構
【組成材料】
剪力墻結構是用鋼筋混凝土墻板來承受豎向和水平面的結構。

【常見建筑】
剪力墻結構是高層住宅采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結構形式,常用于高層住宅樓和公寓。

【抗震性能/承重構件/非承重墻體】
剪力墻結構主要依靠剪力墻和檐梁支撐上部樓板,并抵抗風荷的和地震作用。混凝土剪力墻和檐梁為重要承重構件。剪力墻結構中,剪力墻、檐梁和樓板均由鋼筋混凝土構成。

4、框架剪力墻結構
【組成材料】
框架剪力墻結構也稱框剪結構,顧名思義,框架剪力墻結構是用兩柱框架與剪力墻組合而成的結構。

【常見建筑】
一般用于抗震力度為六度、七度地區的高層住宅。

【抗震性能/承重構件/非承重墻體】
框架剪力墻結構靠兩柱和剪力墻稱上部樓板,并抵抗風荷的和地震作用,兩柱和剪力墻為重要承重構建,既具有不錯的抗震能力,也具備框架結構房間布置的靈活性的優點。

5、鋼結構
【組成材料】
鋼結構是由鋼制材料組成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筑結構類型之一,由型鋼和鋼板等制成的鋼梁、鋼柱、斜支撐等構建組成。

【常見建筑】
鋼結構造價較高,我國住宅建筑采用較少。常用于大跨度的建筑屋蓋,比如體育館、居院等。

【抗震性能/承重構件/非承重墻體】
鋼結構靠鋼梁和鋼柱組成的框架制成上部樓板。

鋼結構因為鋼柱和鋼梁比鋼筋混凝土柱和梁的截面更小,形成的框架更加柔軟。

鋼結構通常需要在結構內部設置斜支撐來增加結構整體的剛度,并主要由斜支撐來抵抗水平方向的風荷的和地震作用。
鋼結構中柱子梁斜支撐為純鋼制作。

鋼結構的樓板一般為鋼筋混凝土樓。

總結:
目前中國常見的土建的建筑結構主要就是以上五類,此外,還有筒體結構等其他結構。
但是在經濟和安全的綜合考慮之下,國內的建筑住宅主要還是“剪力墻結構”居多。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