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降雨量低于200mm,沒有水就沒有農業,通過興修水利引祁連山水固然可以,但是高價水生產什么作物?一般的農作物,水錢都合不來,而一些高附加值的作物,比如中草藥等,市場很小,市場波動還大...
年降雨量低于200mm,沒有水就沒有農業,通過興修水利引祁連山水固然可以,但是高價水生產什么作物?一般的農作物,水錢都合不來,而一些高附加值的作物,比如中草藥等,市場很小,市場波動還大。
21世紀初,甘肅當地的科學家和政府一起探討出了一個作物的可能性,玉米育種。
種子和糧食不一樣,糧食鼓一點癟一點不耽誤吃,而種子則不同,種子必須要飽滿,否則耽誤第二年的產量,而種子的飽滿就需要水分陽光肥料等條件的恰到好處。這個恰到好處,就很難,肥料我們可以控制,但是一年幾天晴天幾天下雨你怎么控制呢?
而張掖這個地方就很有潛力,它不怎么下雨,也就不存在澇的可能,晴朗的天數也有保障。水量可以通過引祁連山雪水灌溉,灌多灌少人可以控制,這也保障了水分的恰到好處。當地的土壤很適合種玉米,更主要的,當地農業基礎很差,土地不值錢,很容易建立標準化的種子生產基地。當地所有的劣勢在玉米種子生產上,都變成了優勢。而玉米種子僅從種植戶采購的價格,就是玉米糧食的三倍以上,完全可以彌補水利工程的開銷。
(簡單科普下育種行業,科學家在試驗田培育出優良品種,經過初次穩定擴群后,就需要交給農戶或者農場進行種子生產,種子公司從農戶農場收購這些種子,進行烘干分選包衣包裝后上市銷售)
2004年開始,張掖當地就開始陸續出臺政策,有意的扶持玉米育種行業,推進水利工程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向農村農民普及育種知識,積極對接全國各地農科院,邀請其來張掖開展業務,并提供相應的資金扶持。2010年開始,張掖市的玉米育種產業初見成效,上升到了甘肅省扶持的高度。
如今的張掖市,作為國家級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年產優質雜交玉米種子 53 萬噸,品種1600多個。種子質量直接關系到玉米產量,這里的產量占到全國玉米種子產量的40%以上。
各大上市的種子企業,如中種集團,荃銀高科,北大荒等,都在張掖設有生產基地。來自全國各地,乃至外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在張掖實現了科學到民用的轉化。
張掖市國家種子基地的開發是很典型的變廢為寶式、化腐朽為神奇的開發,它的開發時間之長,長達二十年,但是可能給張掖的發展立百年之基。也是各地執政者的榜樣,不要說總想在任期內一口吃成個胖子,總想去賺房地產開發和城投債這種快錢。踏踏實實的立足于民生和發展,完全可以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福祉。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