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種類有哪些
金魚種類有哪些
金魚的種類

草種金魚
草種金魚是最原始的一種金魚,形狀與螂魚極為相似,魚頭尖而狹長.體呈紡錘形。
體色為紅色,也有的呈銀白花紋圖案。
該魚的適應性強。
食物來源廣泛,色澤鮮艷.最適宜飼養。
另外,日本培育出一種“錦魚”,體形很像草種金魚,但色澤更加鮮艷,有的魚鱗呈金黃色,在陽光下能夠閃閃發光。
草種金魚分為金卿魚、草金魚和紅白花草金魚三類。
其中金卿魚是最古老的品種,其尾鰭較短,單葉,呈凹形,全身橙紅色。
草種金魚游動快.性格活潑,魚體健壯,很容易飼養。
文種金魚
文種金魚體形短,頭嘴尖,腹圓,眼小平直.不凸于眼眶外,有背鰭和四開的大尾鰭,猶如“文”字,故稱“文種魚”。
該魚的體色多為紅、紅黑、紅白、藍色、紫色及五色花斑等。
變異品種有:
帽子翻鰓、帽子絨球、帽子球翻鰓、紅龍睛珍珠、五花龍睛珍珠以及紅珍珠翻鰓水泡。
(1)帽子。
又叫高頭,體短而圓,頭較寬。
頭頂上長著厚實的草毒狀肉瘤堆,從肉瘤堆的生長部位和發達程度來分,可分為獅子頭型和鵝頭型。
按其體色還可以分為紅帽子、紫帽子、藍帽子、黃帽子、紅白花帽子、紫藍花帽子、墨紅花帽子、五花帽子、軟鱗紅白花帽子、紅頭帽子、黃頭帽子和朱砂眼黃帽子。
(2)珍珠。
它外觀猶如粒粒珍珠鑲嵌,手感光滑,體呈菱形,兩頭尖,腹部圓,形似橄欖。
依其主要品種的形態特征可分為:紅珍珠、紫珍珠、黑珍珠、黃珍珠、白珍珠、藍珍珠、紅白花珍珠
(3)文魚。
文魚頭尖,腹部膨大,身體短,背鰭高聳,尾鰭長大,多為橙紅色。
代表品種有紅文魚、紅白花文魚。
蛋種金魚
蛋種金魚的特點是頭部鈍圓,體短而肥,呈蛋形,眼平直,不凸出,背部平滑如弓。
蛋種金魚的主要特征是沒有背鰭,卻有成雙的尾鰭和臀鰭。
根據鰭的長短和形狀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鰭短小而圓,另一類是鰭長又大。
有名的蛋種金魚如下:
(1)紅水泡。
眼球周圍長出一個內含液體呈半透明狀的水泡,水泡的泡膜很薄,很清晰,像兩只球分別掛在魚頭的兩側。
還有藍水泡、黃水泡、銀水泡、紫水泡、墨水泡、紅白花水泡、紫藍花水泡和五花水泡等。
(2)朱砂水泡。
通身潔白,頭部兩側生一對紅色水泡,光彩奪目,與體色交相輝映成一體。
(3)紅玉印水泡。
體色潔白,兩水泡之間頭部正中生有朱紅色肉瘤堆,似鑲上一塊紅玉印。
(4)蛤蟆頭。
水泡中透明液體極少,僅能使水泡充脹呈小突起,頭形似蛙,故得名。
體色以紅、藍、墨三種較常見。
(5)紅水泡帽子。
又稱紅泡鵝頭。
同類的尚有墨水泡帽子、黃水泡帽子、紅白花水飽帽子、白水泡帽子和白水泡紅帽子。
(6)藍絨球。
鼻隔膜變異形成一對肉質球,體短而肥,沒有背鰭,背微弓而光滑。
頭、眼、鰓蓋、鱗片正常,奏瓣呈絨球頭,全身為銀藍色,游動時亮點閃爍。
(7)紅虎頭。
頭部具有發達的下延至頰領的肉瘤,肉瘤上隱約可見“王”字,且多為紅色,故稱“紅虎頭”。
同時,該種魚通體紅艷,背部平滑或呈拱形,頭大,臉部清晰,游動時像瞞珊而行的長者,故又稱“壽星頭”。
同類型有黃虎頭、銀虎頭、紅白花虎頭和五花虎頭。
(8)大尾虎頭。
尾鰭長度往往超過其體長,頭部有肉瘤堆,遍體為紅色。
(9)紅翻鰓。
無背鰭、臀鰭,尾鰭長大,體卵圓形。
頭平而寬,眼正常,鰓蓋外翻,鰓絲外露。
(10)紅頭。
無背鰭,臀鰭和尾鰭較長。
全身銀白,頭部局部或全部呈鮮紅色。
(11)丹鳳。
體短,頭部平而短狹.臀鰭、尾鰭特別長大如鳳尾。
同類型的有藍丹鳳和五花丹鳳。
龍種金魚
龍種金魚是一種典型的金魚,龍睛魚是其主要代表。
它的特點是體形短,頭平而寬,眼球膨大,并突出于眼眶之外,就像是神話傳說中玉龍的眼睛,鱗片圓而大,胸鰭長而尖、呈三角形,背鰭高聳,臀鰭和尾鰭均成雙而伸長。
按其體色分為如下一些品種:
(1)黑龍睛。
通體烏黑,尤以黑而名貴,好的魚種烏黑閃光,如飼養不好,到2-3年會褪色為紅龍睛。
(2)紅龍睛。
通體紅色,是比較常見的龍睛魚種。
(3)紫龍眼。
魚體呈紫色,身體會發出耀眼的紫銅色關澤。
(4)鳳尾龍睛。
它的尾鰭較長,下垂如鳳尾,姿態優美動人,花色很多。
(5)黑蝶尾。
除了尾鰭變異為蝶狀外,其他特征與黑龍睛相同。
(6)稀缺花龍睛。
斑紋酷試喜鵲,故而得名。
整體呈藍色或者黃色,腹部銀白,吻、頭、眼藍中帶黑具有光影。
(7)五花龍睛。
鱗片大部分為透明鱗,小部分為各色正常鱗,呈五色點斑相混的圖案.游動時錦鱗閃閃,似彩綢,似織錦,非常美麗。
(8)十二紅龍睛。
體色銀白瑩亮,唯兩片胸鰭、兩片腹鰭、四片尾鰭、兩個眼球以及背鰭和吻十二處呈紅色,故名十二紅龍睛。
(9)紅頭龍睛。
身色呈銀白色,只有頭頂部血紅色,所以顯得特別鮮艷奪目。
(10)龍睛翻鰓。
它的鰓蓋后部向外翻轉,紅色的鰓絲裸露于鰓腔之外.品種多樣,深受人們喜愛,是極名貴的品種。
(11)紫藍花龍睛。
全身以藍色為底色,有不規則的褐色斑紋。
(12)透明鱗龍目。
有背鰭,鱗片透明,休色大多為紅、白色。
(13)龍睛球。
鼻膜特別發達,凸出于奧孔之外,形成兩個肉瓣式的絨球.在游動時左右搖動,十分動人。
(14)朱球墨龍睛。
全身烏黑,頭前頂著兩個鮮艷的紅球,足龍時球中名貴的品種。
(15)龍睛高頭。
兩眼之間的頭頂長有肉腳。
依顏色不同,分為撰龍時川子、紫龍睛帽子、紅龍睛帽子、藍龍睹帽子、白龍睛帽子、紅白花龍時州子、紫藍花龍睛帽子和墨紅花龍睛帽子。
(16)紅龍睛獅頭。
頭部的肉瘤特別發達,除包裹頭頂部外,還包向兩側的頰額,好像口也被肉瘤包圍.因而看上去口有些凹陷。
(17)墨龍睛獅頭。
特點同紅龍睛獅頭,但是遍體烏黑,有的閃光似緞。
(18)望天眼。
龍睛魚的眼睛向上轉90。
角,瞳孔朝上,背鰭消失,其眼圈晶亮,在觀魚時,有先見其光之說。
熱帶觀賞魚對于水質水溫的要求有哪些
熱帶魚對于水溫、水質的要求非常高,熱帶魚適合生活都在水溫在20~30℃的水溫當中,魚缸擺放的位置不要強陽光刺激,魚缸中最好擺放一些水草,這樣的環境熱帶魚更為喜歡,當然了魚缸的容量一定要根據魚的數量購買,不能太小。
一、水質要求

水質的意義包括水的酸堿度和水的硬度兩方面。酸堿度是指水的pH值的高低,它是由水中游離氫的數量決定的。硬度,是指水中鈣、鎂等離子的含量多少。熱帶魚中除卵胎生魚喜歡中性偏弱堿性軟水外,大多數喜歡在微酸性的軟水中生存。
1.酸堿度
水pH值大于7為堿性,小于7為酸性,等于7為中性。測定水的酸堿度,可用pH試紙放入水中測試,水質偏酸,可加入小蘇打,使水質向堿性轉變;偏堿,可加入磷酸二氫鈉,使其向酸性轉變。
2.硬度
熱帶魚對水的硬度雖有差異,但不如對溫度那么敏感。硬度大于8為硬水,小于8為軟水。降低水的硬度可用兌水法,即向飼水中兌入適量軟化水來降低水的硬度。兌入的軟水可以是涼白開水、蒸餾水和去離子水。
二、水溫要求
熱帶魚對水溫要求很高,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通常溫差不能超過3℃左右,最適宜的水溫為2℃左右。熱帶魚不像金魚那樣對水溫有很大的適應性,金魚在0~38℃的水中都能生存,但熱帶魚對水溫的適應性要差得多。原因是這種魚原來就生活在溫度較高的地方,通常只能適應18~32℃的水溫。不過,熱帶魚品種極多,各個品種的熱帶魚最適宜的水溫也不甚相同,但在18~32℃的范圍內通常都能適應。
從總體上說,水溫若長時間低于22℃或高于28℃時,對多數熱帶魚的生長都不利。低于22℃時,熱帶魚可出現新陳代謝緩慢、食欲減退、生長速度緩慢等現象,還容易患上白點病;高于28℃時,可使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加快有機物的分解、腐化,使水質急速惡化,影響魚的正常生活。
熱帶魚的生長繁殖都必須在一定的水溫條件下進行,超越了這個水溫范圍,熱帶魚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通常來說,飼養熱帶魚的水溫不能低于22℃,繁殖熱帶魚的水溫應保持在25℃左右。由于熱帶魚生長繁殖溫度受著諸多因素的影響,故常發生變動,應視具體情況而加以考慮。
三、各種熱帶魚的要求
熱帶魚生活的水溫應以20一30℃為宜。
但不同種類的熱帶魚,對水溫的要求是有差異的,如孔雀魚、劍尾魚可以忍耐10℃左右的低溫,七彩神仙魚、虎皮魚等在低于18℃時便會死亡。
所以,要飼養好熱情魚,就必須控制好水溫,使之適合熱帶魚的生長。
大多數熱帶魚的生長水溫以20-24℃為宜;繁殖水溫以25-28℃為宜,晝夜不應超過4℃,否則就會影響熱帶魚的生長。
繁殖時的水溫應保持恒定,這樣會更有利于親魚的生產、魚卵的孵化和幼魚的生長。
熱帶觀賞魚的食量一般都不是很大,當然也不要喂魚兒太多餌料,適量就行。熱帶觀賞魚日常除喜食蚤類活性餌料外,也吃些藻類及青苔,喜歡群游,這樣會讓它們有安全感。
傘形魚籠捕魚竅門有哪些
1、準備葷餌:
首先就是魚餌的選擇。由于魚餌是主要將魚吸引到傘形魚籠中來的物質,所以此時要準備好合適的魚餌。一般情況下,此時需要準備葷餌,吸引力才是最大的,因為葷餌對水域之中很多魚種都有吸引力。總體來看,可以使用的葷餌比較多,比如蚯蚓、動物內臟、豬肉等,都是可以的。
2、選淺一些的位置:另外,垂釣的深度也是需要特別注意到的。若是在深水之中,則效果并不是特別好。建議在淺一些的位置,比如1米左右,會有不錯的收獲。
3、將其固定好:在使用傘形魚籠并且將其放入水中之后,需要將其固定好。把一根線拴在上面,將線拿在手中或固定在岸邊的物體上,防止魚籠隨水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