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爛嘴病的癥狀及治療
觀賞魚爛嘴病的癥狀及治療
一、癥狀

吻部長著一種棉花樣的菌絲,傳染力很強,死亡率高。在水質惡化的水族箱里最容易患此病。患病時不僅嘴部,連鰓蓋都可見到棉花狀的菌絲。發(fā)病3-4天,整箱魚全部死亡。由于傳染力強,最好將水族箱、用具等徹底消毒。
二、治療方法
在缸中,每4公斤水加入5一10萬單位水溶性青霉素。亦可用金霉素治療。需將水族箱進行消毒處理。可用15%的甲醛溶液浸洗盛過病魚的缸和撈過病魚的魚網(wǎng)。
觀賞魚痘瘡病的癥狀及治療方法
觀賞魚痘瘡病又名淋巴囊腫病毒癥。其病原體是由皰疹病毒的病毒粒子感染所引起。由于此病流行不廣,甚少發(fā)生,危害不大,故未引起重視。
一、癥狀

發(fā)病初期,病魚的皮膚表面出現(xiàn)許多白色小斑點,覆蓋著二層白色粘液、隨著病情的發(fā)展,這些白色斑點的數(shù)目逐漸增多,區(qū)域擴大,患病部位的表皮逐漸增厚,有時厚度可達1~5毫米,形成石蠟狀的“增生物”,表面組織由柔軟變成軟骨狀的結締紐織。
這些“增生物”增長到一定程度后,會自動脫落,接著又在原位置重新出現(xiàn)新的“增生物”。
這些“增生物”如果占了魚體表面積的大部分,就會嚴重地影響魚的正常生長,使魚體消瘦,游動遲緩,甚至死亡。
若“增生物”不多,對魚影響不大;一般在春季,水溫15℃左右時出現(xiàn)病例。
二、治療方法
此病可用左旋體氯霉素治療;小魚可用濃度為百萬分之零點二二五的藥液浸洗,個體大的魚可以注射此藥,均能獲得一定的療效。
觀賞魚的出血病癥狀及治療
觀賞魚出血病是病毒引起的疾病,其病原體為皰疹病毒。
引起觀賞魚患出血病的因素較為復雜,一般有病毒性、細菌性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引發(fā)。
一、癥狀:
病魚的體表發(fā)黑無光澤,口腔、肌肉、各種鰭條基部都充血;有時鰓蓋、頭部、腹壁也有充血現(xiàn)象;鰓絲呈鮮紅的點狀或斑塊狀充血;嚴重的病魚,因其他器官組織大量充血,使鰓失血而呈蒼白,表現(xiàn)出“白鰓”。此外,眼球突出,腸道和各內臟器官表現(xiàn)充血。病魚食欲不振,行動遲緩,常離群獨游或回旋慢游,體質消瘦,肌肉萎縮,以致死亡。發(fā)病季節(jié)多在6~9月,水溫在25~30℃最為流行,死亡率頗高。
二、治療方法:
充分照射陽光,并降低水溫至25℃以下,持續(xù)10天左右可見療效。
用1%食鹽水洗浴,持續(xù)1周。
用大黃和楓香樹葉0.25~0.5千克研成粉-末,經煎煮或熱開水浸泡后,配以餌料制成藥物餌料喂飼病魚,連續(xù)5天,同時在水族箱中連續(xù)2天旅用敵菌靈百萬分之零點六。
用敵菌靈百萬分之三至五,或醋酸銅、氯化銅、硫酸銅溶液百萬分之零點七,或大黃浸取液進行水浴治療,有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