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掉魚鱗的原因以及處理方法
金魚掉魚鱗的原因以及處理方法
1、飼養環境擁擠

飼養環境中的魚兒數量太多,生活環境擁擠,魚兒沒有充足的空間活動,它們在游動時就會碰到彼此,魚鱗相互摩擦,次數多了就會引起掉鱗。因此可以降低養殖密度,每個魚缸內的數量不宜太多,可多用幾個魚缸飼養它們,或者直接換一個體積大的魚缸。
2、打斗受傷
在與其它魚打斗時,魚兒受傷會造成魚鱗脫落。這種情況是外力所致,不是很嚴重,只要處理好魚兒的傷口即可。在飼養觀賞的時候,想要魚兒健康生長,不僅需要定期對水質進行檢測,定期更換水,還需要注意避免魚兒之間相互打架的情況。
3、疾病
細菌寄生在魚兒的鱗片上所引起的疾病,一般是感染了點狀極毛桿菌、水型假單胞菌等細菌導致的豎鱗病。早期發現這種癥狀時,可以把魚兒放入專業的溶液浸洗。
神仙魚繁殖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
神仙魚的雌雄鑒別在幼魚期比較困難,但是在經過8-10個月進入性成熟期的成魚,雌雄特性卻十分明顯,特征是:
雄魚的額頭較雌魚發達,顯得飽滿而高昂,腹部則不似雌魚那么膨脹,而且雄魚的輸精管細而尖,雌魚的產卵管則是粗而圓。

由于神仙魚是屬于喜歡自然配對的熱帶魚類,配對成功的神仙魚往往會脫離群體而成雙入對的一起游動、一起攝食,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獨立生活。
這一特性是選購神仙魚成魚愛好者需要注意的,應該多花些時間觀察魚群,以確定完整的配對,可不要拆散它們哦。
而喜歡從幼魚階段開始飼養的愛好者則最好同時選購6-10尾,在其生長過程中即使發生意外,死亡幾尾或者有幾尾生長發育不良,那么,還有剩下的魚體可以自行配對。
由于國內一些繁殖漁場在神仙魚繁殖的時期所采用的水是經過逆滲透法用陰陽離子處理過的軟水。
雖然,經過這種處理過的水質雖然對神仙魚繁殖孵化極有幫助,但是在這種水質環境中生長的幼魚,經過長途運輸又來到水族經銷商高密度飼養而水質截然不同的販賣缸中,期間的折騰使原本纖弱的幼魚更加容易得病、死亡。
所以,不得不提醒那些初學的水族愛好者:
不要急著去選購新到的魚,讓適應水質、脫離發病期的煩瑣交給“技術高超”的水族經銷商去處理吧,過7-10天以后選購,那些魚將會極其穩定地存活在您的水族箱中,而省卻了您焦頭爛額的處理麻煩。
神仙魚是卵生魚類,繁殖卻比較簡單。
仔細觀察配對成功的雙魚,如果肛門附近開始突起,即輸精管、產卵管開始下垂,這是產卵前的征兆,它們會在產卵前選擇一片認為安全的區域,共同保衛領土,驅趕無意間闖入的其他魚類。
這片領土可能是一片寬大的水草葉面,也可能是水族箱玻璃的一角。
在確定了環境安全后,雌、雄魚會將產卵區域啄食干凈,而后雌魚開始產卵,而雄魚在雌魚產卵的同時進行受精。
一般情況整個產卵過程將持續數小時,產卵數量視成魚的大小,一般為400-1000不等。
產卵結束后,雌、雄魚會共同守護魚卵,輪流用胸鰭扇動水流確保受精卵有充足的水溶氧,當某些魚卵因為未受精或被水霉菌感染而發白、霉變時,它們會立即啄食,確保其他受精卵不受感染,整個維護過程是十分感人的。
經過如此不吃不喝管理后的36小時,仔魚開始孵化,卻依然不會游動,依附于原地靠吸收自身的卵黃素渡過漫長的4-5天開始游離產卵點,攝食體形微小的水蚤為食。
此間,雌、雄魚依然膽戰心驚、無微不至地呵護著它們。
所以,為了給它們創造一個良好、安全的產卵環境,最好是在神仙魚出現產卵前的征兆的時候就放入另一做為繁殖用的水族箱中單獨飼養,同時用氣泵輔助提供充足的水溶氧,期間不易過強的照明燈光,也不易使它們過度受驚,過度受驚將會導致它們吞食所有已經產出的魚卵。
更不用投喂餌料,以免污染水質;尤其是活餌尤為注意,混合在水蚤中的一種劍水蚤可以穿透受精卵的外壁使魚卵孵化率大大降低。
如果你有繁殖需求的話,那么從挑選種魚開始,后面的步驟都需要精心打理,一旦出現問題,也要及時處理,不然很容易導致繁殖不成功的情況。雖然神仙魚的繁殖難度比較大,但是只要用心,還是有魚友繁殖成功的案例的。
觀賞魚拒食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飼養觀賞魚的魚友們一定會發現觀賞魚都是比較貪吃的,食物對于它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想要讓觀賞魚健康成長,吃得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的觀賞魚出現拒食的情況,那么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告訴你它們的健康出現了問題,這時候一定要先找出正確的原因再進行治療。
一、觀賞魚不進食的原因分析
1、對食物厭倦
如果我們長時間都喂同一種食物,即使是熱帶魚最喜歡的活食,它們也會有厭倦的一天。魚兒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需要不同的營養。
2、水質問題
水質不良造成的拒食在各個尺寸都有發生,一般是由于水體過老造成,有的魚友每天都會抽取糞便,極少量的補充新水,這種做法經過一段時間,水體很容易變老,造成魚只拒食,測量水中各項參數,又基本正常。
3、魚體疾病
魚體內臟器官的決大部分疾病,都有可能導致拒食,如內寄、內臟發炎等等,一般伴隨各種疾病特征:
眼睛凹陷、體表充血、腹脹、肛門鼓脹紅腫、頭洞、身體彎曲等等病癥,這時冷靜分析,對癥下藥,治愈疾病的同時,魚兒自然開口吃食。
4、魚兒情緒波動
當魚在發情期時,某些雄性魚因為忙著展現自己華麗的身體或者追逐雌魚,而導致無暇顧及吃,減少了攝食量。
5、自發性的階段性停食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四五十公分的中魚階段。在觀賞魚由小到大飼養的時候,由于終日飽食,于是在某一階段也許會突然開始停食,這種停食也許是種生物的本能反應,如果魚只狀態良好,一切正常,請不必理會,耐心等待便可。
6、環境改變的緊迫
環境的改變包括移缸、更換了新背景、更改了缸內的布置等等都有可能,這種急迫造成觀賞魚長時間的拒食,同時會伴有爬缸、快速游動、易驚、上下磨缸、呆滯一角等動作。
7、懷孕期間
在繁殖期間,尤其是母魚在懷卵時期,由于腹部卵巢的快速發育,使得腹部極為鼓脹,壓迫腸胃和魚鰾,造成觀賞魚會有較長時間的拒食,多則幾個月,同時身體上下浮動不是很靈活,通過尾部的擺動就可以看出來,這個期間停食是必然的,不用理會,耐心籌備繁殖即可。
8、季節性停食
由于季節性的變化,尤其在北方地區,春秋階段龍魚容易停食,雖然缸中是恒溫環境,但敏感的觀賞魚還是能夠感覺到季節的交替,這時發生的拒食有可能不明原因,幾天后又自然恢復。
二、觀賞魚拒食的解決方法
1、制造水面動靜
一般的魚下缸之後,大約2~3天,才開始正式喂食馴化,喂食前,先用魚網或者其他工具,在水面上晃動,或者輕輕撥動水面,讓魚兒知道水面上有動靜。
2、照顧幼小魚兒
混養喂食時要兼顧較小、膽小的魚,盡量將飼料放到那些魚的附近,然後逐漸縮小喂食的范圍,讓牠們去爭搶,否則攝食不足會影響生長,盡量將搶食能力較差的魚類分開飼養。
3、根據生長階段
幼魚因為生長得較快,但體內儲存的容量有限,所以要一日多餐,才能保證能量的攝取;成魚的話一般一日一次到兩次即可,只要維持正常的活動所需就好。
4、按照養殖模式
一般在專業的熱帶魚養殖工廠中,主要以幼魚的養成和魚苗的繁殖為主。大多數飼養以幼魚為主要目的,一日至少喂四次以上。
想要飼養出健康漂亮的觀賞魚,日常的觀察是非常重要的。觀賞魚不會說話,身體不適只能通過一些肢體語言告訴你,所以當你的魚兒出現拒食的情況,一定不要輕視,找到原因對癥下藥才能讓你的魚兒更快的回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