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尾魚的養殖方法
鳳尾魚的養殖方法
鳳尾魚的養殖方法,幼期鳳尾魚要以蝦幼蟲為主,蝦幼蟲里面營養比較豐富,且容易誘積分為魚吸收。鳳尾于成年后,可以給鳳尾魚提供魚飼料、蝦卵、蝦幼蟲、水蚤等進行喂養。飼養鳳尾魚的注意事項,需要定期對魚缸進行清理,魚缸的水溫要控制在22-26度之間,水的PH值要控制在7-7.3之間。



鳳尾魚仔的養殖方法
鳳尾魚仔的養殖方法為大魚小魚分開飼養,水溫控制在24-26度之間,水質要保持干凈等方法,飼主需要多多注意。
溫度:


孔雀魚的適溫在22到26度之間,成魚一般是控制在22到24度,幼魚則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有些魚友魚友則把幼魚溫度提高到
27、8度,認為這樣幼魚才活躍,食量和新陳代謝增加,才能發育的快,此話說的不假,但這種高溫的負面影響卻被忽視掉了。
在這種高溫下,幼魚新陳代謝過快,即使吃的再多,也供不上代謝出去的速度快,尤其是鈣質,因此在一段時間后就可能會出現突發畸形等病癥,而且即使是在成魚后也易發生如早衰、母魚產后塌腰或公魚突然塌腰、母魚產出的子代畸形多等負面情況。這些例子在大棚養殖時,在夏天高溫期繁育出的魚是最好的例證,有經驗的玩家應該都遇到過的。
孔雀魚留做種親魚的,基本都是冬天繁育出的魚,原因也主要是在冬季水溫恒定適宜的。
餌料:
對于餌料來說,主要是指餌料的種類、喂食的量和每天喂食的次數,以及隨著魚齡的增長不斷增加餌料的品種和喂量的調整。
剛出生的子魚,當天是不喂的,因為一是先使其適應環境,二是有卵黃囊還未吸收完,呵呵,孔雀魚可是卵胎生的哦。從第2天開始,最好是以活豐年蝦幼蟲開口,其營養豐富并易于吸收,又有促進排便的功效。這個時期使子魚盡量多吃、吃飽,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時缸中還可保留少許活餌的程度。兄弟總結了一句諺語是“4周內盡量撐,二月內使勁喂,
3、4個月吃得飽,5月以后喂的少”。
由于兄弟另有工作在身,因此這段時期只能每天早晚抽空各喂2次左右,尤其是早上喂完后在子魚缸中要略保留少許活餌為好。在這段時期內,如果按歐美、倭國等專業玩家的標準,每天應喂6到8次,每次間隔
2、3個小時左右,這樣的喂法可以供專業玩家去參考。
密度:
對于子魚放養的密度,缸是40*25*30厘米的,放養的密度在50到60尾左右。密度過大,水質不宜控制容易發病,千萬注意!密度過小,缸大魚少,子魚不用搶食會導致興奮度和運動缺乏,從而到影響生長速度的,這是很多玩家沒注意到的地方,需要注意。
一般在2周后,就會看到隨著子魚的長大,缸的密度也隨著增大起來,這時候如果再不增加空間,就會影響到子魚的生長速度了。這時就將它們移到50*40*30的缸中,給它們寬闊的空間,為它們進一步的快速發育提供更好的條件。
到了2個月至3個月大時,在50*40*30的缸中放公魚在35到40尾,母魚是30尾,因為公魚的食量小喂的少,水質便于控制;母魚吃的多排泄的多,就得減小密度了。
3個月大時,已經開始合缸了,這時合缸的都是留種的種親魚,在40*25*30的缸中一般是放3公2母或4公2母的,空間大了,公魚也正是放鰭的時候,主人就會看到公魚的尾鰭和背鰭漸漸的豐滿起來了。
在飼養魚兒的時候,保證有著一個健康的水質是非常重要的。
剛出生的小鳳尾魚的養殖方法
1、溫度:



因為鳳尾魚產地的生存環境偏屬于熱帶氣候,所以體內對水的溫度要求很高,一般水的溫度在20℃以上,水溫控制在24℃左右,鳳尾魚水溫的最高溫度不得超過38℃,最低溫度不得低于8℃。溫度太高,就會發生魚害。溫度太低,會造成鳳尾魚的死亡。
2、飼料:鳳尾魚屬于雜食性魚類,可吃的東西有很多。投食時可以喂養一些營養較高、蛋白質較豐富的蟲類,比如紅線蟲、水蚤等。蚯蚓是喂鳳尾魚最好的飼料,在喂蚯蚓時,要先將之切成小段再投食。
3、分缸:在養殖時,大小鳳尾魚要分開養殖,大鳳尾魚不會照顧幼魚,在一起養殖小魚不僅吃不到魚餌,大魚有時還會吃自己的幼魚。等小魚2-3個月后,就可以合缸養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