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預防觀賞魚缺氧
夏季如何預防觀賞魚缺氧
觀賞魚的防暑降溫措施主要是把水位加深至35~40厘米,并盡量設法使水溫控制在30攝氏度以內,使觀賞魚可潛入溫度較低之深層“避暑”。而徹底清污、勤換水和使用遮蓋遮光網或葦簾,可減慢水溫升高,保持水中較高的溶氧量和抑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預防觀賞魚“浮頭”和“燙尾”。

如果在露天飼養觀賞魚,在降雨之后,即使原來池水不算太舊也要徹底換水。因為當雨水降入魚池表層,其溫度比雨前池水的溫度低,雨水會流往池底下層,而池底水會往上升。如此上、下對流,使池內污物也隨著上、下翻騰,加快分解速度,使水質惡化,嚴重時會出現魚“浮頭”或“悶缸”顯現。這時,觀賞魚食欲十分旺盛,還要提防喂得過飽把它們撐死了。
夏季撈來的魚蟲較易死亡,剛死而未發臭變質的魚蟲仍可用來喂1~2齡的觀賞魚。要先喂死蟲后喂活蟲,否則觀賞魚吃飽活蟲而將死蟲留在水中,必然破壞水質。
觀賞魚夏季缺氧原因解析
夏天我們會經常看到魚池里的魚出現浮頭的情況,其實常見的浮頭原因就是魚兒在水中缺氧造成的,但是為什么夏天會更容易出現魚兒缺氧的情況呢?
一、溫度越高

魚類的新陳代謝越旺盛,而新陳代謝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所以,就魚本身而言,就需要大量的氧氣。
二、魚類排泄出的糞便和殘餌增多
由于夏季處于魚類的生長旺盛期,每天投喂的食物很多,排放的糞便也很多,這些在分解的時候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
三、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與溫度成反比
夏季的水溫往往比較高,而因氧氣在水中的溶解特點所決定,隨溫度的升高水中溶解的氧氣會隨之減少。有關數據顯示,在0℃和20℃時,氧氣的溶解度分別0.049和0.031。
水中溶解的氧氣對魚有這至關重要的作用,夏季應該在早中晚和喂食前后分別開啟增氧設備。
觀賞魚缺氧了怎么辦
1、注入新水:
針對缺氧,首先可以注入新水。因為新水的溶氧更高一些,而且在注入的過程中也能將部分的氧氣帶入水體中。需要注意的是,剛接的自來水不能直接注入,因為本身含氯,需要晾曬幾天后才能使用。
2、開氧氣泵:氧氣泵是最常用的充氧方式之一,可以預防缺氧的發生,對魚兒的健康很有幫助。通常是24小時開啟的,這樣可以全面防止缺氧的情況發生。如果不想一直開,那么最好上午下午各開一段時間。
3、藥物增氧:藥物增氧的方式就是用增氧片,將其放入水中后,就會持續產生氧氣,是非常不錯的應急物品,平時可能用不到。需要注意的是,家庭養魚很少會用到,因為水量太少,使用后會改變水體的酸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