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的娃娃魚可以吃嗎
飼養的娃娃魚可以吃嗎
人工飼養的娃娃魚是可以的,要知道娃娃魚它的營養是很豐富的,對于人的身體健康也是有好處的。


娃娃魚雖然稱為魚,其實它并不是魚,而是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兩棲動物,與青蛙和蟾蜍同屬一個大家庭,學名叫娃娃魚或鯢魚,娃娃魚是它的俗稱。它的身體呈棕褐色,皮膚滑潤無鱗,長著四只不大的腳,頭扁圓而寬,口很大,有許多細齒排列在上下顎上,眼睛很小,位于頭部背方,還有一條左右側扁的大尾巴,看上去有點像墻上爬著的壁虎,只是身體要大得多,一般身長1米左右,重56千克,最長的可達1.8米以上,是世界上現存的有尾兩棲類中體型最大的一種。
娃娃魚的分布較廣,在湖南、湖北、貴州、廣西、四川、河北、陜西和山西等省(自治區)都可以找到。它主要生活在山區水流清澈湍急、水溫較低的溪流中,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間。夏末產卵,每次產500粒左右,24星期以后就能孵化成幼體。它的食物包括魚、蝦、蛙、蝌蚪和蚯蚓等,常在夜間活動,利用尾巴和軀干的不停擺動進行游泳。游泳的時候,四條腿緊貼在身體兩側,以減輕前進的阻力;在水底活動時,腹部貼在地面上,以后腿推動身體前行,前腿用于變換行動的方向。
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張家界將為國內最大的娃娃魚“笨笨”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條取名“笨笨”的中國娃娃魚,2005年曾在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上與公眾見面,當時展出時長約180厘米,重約65公斤,娃娃魚“笨笨”已近130歲的高齡,體長近2米,是迄今為止國內發現的最大娃娃魚。
由于野生娃娃魚資源存量極少,瀕臨滅絕,繁殖率低,因此,抓住資源銳減,尚未形成娃娃魚商品化養殖及國內外市場需求巨大這一發展機遇,開發娃娃魚商品化養殖,將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及經濟效益。
娃娃魚能吃嗎?
娃娃魚野生的不能吃,吃了是犯法的,人工養殖的是可以吃的。需要強調的是只有子二代以上才可以食用、開發利用,也就是“孫子”輩,野生娃娃魚繁殖出來后進行人工飼養的叫子一代,再下一代才叫子二代。吃娃娃魚首先是貨源要合法,所經營利用的娃娃魚必須是人工馴養的,供應方必須持有《馴養證》,其次是吃的地方要合法,利用方必須是定點地方并持有《經營利用證》。
在吃娃娃魚的時候,需要清楚娃娃魚的來源。
野生娃娃魚可以養嗎
野生娃娃魚是不可以飼養的,要知道只有子二代娃娃魚才可以人工飼養,野生娃娃魚是需要保護的。
中國大鯢(學名Andriasdavidians)是大鯢屬的一種,俗名娃娃魚,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兩棲動物。是中國特產的一種珍貴野生動物,因其夜間的叫聲猶如嬰兒啼哭,所以俗稱為娃娃魚,但它卻并非魚類,而是體形最大的一種兩棲動物,體長一般為1米左右,最長的可達2米,體重為20-25千克,最大的達50千克。體色隨棲居環境色彩而有差異,背面呈棕色、紅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顏色較深的不規則斑點,腹面淺褐色或灰白色。

生活環境較為獨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質清涼,水草茂盛,石縫和巖洞多的山間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時也在岸上樹根系間或倒伏的樹干上活動,并選擇有回流的灘口處的洞穴內棲息。食物包括魚、蛙、蟹、蛇、蝦、蚯蚓及水生昆蟲等,
世上最早的化石出土于中國內蒙古,距今約1.65億年。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將之列為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中國的國寶之一。新華社華盛頓2018年5月21日電: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俗稱“娃娃魚”的瀕危物種中國大鯢并非一個種,可能存在5-8個種。
野生娃娃魚和人工繁殖的,之間區別很大。
巧克力娃娃魚可以和孔雀一起養嗎?
巧克力娃娃魚是一定不可以和孔雀一起養的,娃娃魚作為一種肉食魚類,有著很強的攻擊欲望,如果和鸚鵡魚一起飼養,是很可能會攻擊甚至吃掉它的。


如果鸚鵡魚不慎被咬傷,飼養者需要立即將它和巧克力娃娃魚分開,并對鸚鵡魚的傷口進行消毒處理。平時飼養者需要保證娃娃魚有足夠的食物,可以喂食它一些小蝦或是蚯蚓等,從而降低娃娃魚的攻擊欲望。
除了巧克力娃娃魚之外,其他帶有強烈攻擊欲望的魚類也是不建議和鸚鵡魚進行混養的,比如虎皮魚、曼龍魚、十字魚等,會對鸚鵡魚造成很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