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混養打架怎么辦
觀賞魚混養打架怎么辦
如果你擁有一個寬敞的水族箱,那一定是不想局限于養一種魚兒的,并且從造景的角度考慮,飼養多種觀賞魚更具有美化奪目的效果,然而,多種觀賞魚混養也并不是百利而無一害,不同種類的觀賞魚之間的兼容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融洽,不同習性,不同體型的魚兒之間,都有可能發生打架事件。

首先來說,魚的習性是個大問題,多數的新手不知道各種魚的習性,所以缸中常有魚追逐來追逐去的不和諧現象,甚至出現有些魚受驚或是被咬死的現象,久而久之魚會越來越少。
比如金魚就不能和一般的鱖魚一起飼養。
在淇河的一位張先生是個養魚愛好者,家里養有幾條金魚,某天他的孩子在淇河玩時抓到一條小野魚,并把小野魚放入魚缸飼養,結果后來陸續發現有金魚死掉,一周后家里的金魚全死了,只剩下那條小野魚還活得好好的。
最后拿去鑒定,發現那條小野魚就是鱖魚。
屬兇猛肉食性魚類,常以其它魚類為食,所以咬死體型和它相當的金魚也是正常的,如果鱖魚的體型比金魚更大的話,那就不止是咬死金魚了,還會吃掉它們。
其實,金魚不光不適合與鱖魚混養,由于金魚性格較溫和,它與其他體型相差較大、好動的魚類都是不適合混養的。
一般慈鯛科的神仙、東非三湖慈鯛、麗魚這些地域性較強性格較粗暴的魚要特別注意其是否會攻擊其他的魚,至於短鯛、斗魚的雄魚在同種間會互相排斥,但和其他種的魚就較沒關系。
其他的辦法就是從幼魚時就把他們養在一起,因為從小就在一起吃食,活動,比較熟悉,打架的幾率也會相對的小一些。
如果是成魚后混養打架,可以把鬧事的魚撈出來單養一段時間,在放回原缸,這樣好斗的魚會覺得自己是新來的不敢挑釁別的魚,如果過一段時間還發生打斗事件,還可以用上述方法,但時間要間隔長一些,且次數不宜過多,以免愛魚受驚。
魚的種類繁多,同科的魚個性也不盡相同,在購買之前最好詢問一下店家,加上多觀察自己魚缸中混養的情形,久而久之就會了解的多。
通常這些只是個例,性情溫和的熱帶魚觀賞魚還是占大多數。
新手的缸一般而言都不會太大,此時須格外注意飼養密度,因為過多的魚將嚴格考驗了新手水質管理的問題,諸如:
養水問題、換水的技巧,且水中的硝化系統又未臻健全的情況下,橫屍遍野的情況是常見的。
所以建議新手,魚不要飼養的太多,通常,新手常用的兩尺缸,最好養30只小魚,或10只中型魚,或2只大魚會比較好。
視情況慢慢再增加會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此外,喂食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
混養的觀賞魚在喂食的時候,一般缸內混養的魚種所喂養的飼料應該是相同或相近的。
且吃食的方法是類似一樣的,例如七星刀,鼠魚,異型等一般是不搶食吃的,不能和搶食猛烈的混養。
混養觀賞魚的四條準則
一、從美學角度,混養應有主次之分
有人說紅劍不能和孔雀混養,顯得亂,其實是兩種魚泳姿不同,顏色都太鮮艷的緣故。如果一缸魚中百分之九十是孔雀,只有一對紅劍和一對黑瑪麗,孔雀不要紅尾和黑尾,也挺協調的。也就是說,混養應有主次之分,次要的要少,成對,主要的要與次要的在顏色上形成對比。

二、混養要注意魚在水的上中下三層的分布
不管是大型魚,小型魚,適合堿性水的魚,適合酸性水的魚,還是食肉性魚,食草性魚都有習慣在上層游弋的,有愛在中層嘻戲的,也有喜歡在底層活動的。在避開不宜混養的魚兒的前提下,讓魚在水的各層都有分布,那么混養就比較好看了,也協調了。
三、體色、體形的搭配應和諧
以斑馬和瑪麗為例,特別是球瑪麗,看上去很不協調。或者是同一個顏色,或者形成反差,但不宜太雜亂。缸中的魚,一般紅,黃,白,黑,藍,花等有3-4種就基本可以了,顏色太多反而不美。紅綠燈和孔雀都是自身艷麗的,在一起反而不知以誰為主。
四、游動快的和慢的不宜混養
如斑馬和瑪麗,特別是球瑪麗;一種是整日奔游不息,使人眼花繚亂,一種是在水面漂浮,呆呆苯笨的,這樣看起來就很不協調,而且兩者都是上層魚,都集中在水面,缸里的配制之雜亂可想而知。紅綠燈和孔雀也屬于這種范疇。
觀賞魚混養的注意事項
飼養觀賞魚一部分是個人愛好,還有一部分是因為魚兒的觀賞性,很多人為了魚缸里的魚兒更為好看,把很多觀賞魚混養,但是,觀賞魚的混養也是有講究的,那么,在混養觀賞魚的同時需要注意哪些呢?
1.PH:
般來說,不同的魚生活在不同的水域河流,其水的PH值也不同,如果將適應不同PH值的魚混養的話,雖然不會造成魚立即死亡,但對魚的健康是絕對不利的,容易造成魚引發疾病。如果要混養不同種類的魚,首先應該知道魚是那個水域,哪個地區的。
亞洲非洲澳洲的水喂堿性水,美洲則為酸性水。魚類的混養應以不同種類的魚所適應的PH值
2.食性:觀賞魚的食物分活食和飼料之分,不同食性的魚也同樣不適混養,混養的話會因為食物不同而造成水質的惡化,而且肉食性魚類攻擊性強,也容易欺負吃飼料的魚,同樣會造成魚的損傷,所以不建議不同食性的魚混養,這點也較為重要。
3.性格:混養不同的魚同樣要考慮到魚的性格如何,兇猛的肯定不能和溫順的混養,否則必然會對弱小的一方造成傷害,例如大型加拉辛類性格兇猛,除了其他加拉辛外,很少有其他魚可以混養,因此混養問題同樣要了解魚的攻擊性和混養程度。
4.體型:不管是同種魚還是不同種的魚混養都要注意體型的差異,自然界弱肉強食的法則注定了強者捕食弱者,因此體型和體質相差過大的同樣不可混養,否則弱者要面臨生命的危險。例如孔雀魚和地圖魚混養簡直是天方夜譚了。
5.溫度:混養大忌冷水魚和熱帶魚混養,這是最基礎的知識。
6.特例:觀賞魚中有些與只能單養,混養的話就會出大事。所以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就要記住那些不能混養的魚,其中有狗頭魚,S屬水虎,羅漢,紅龍,金龍等。
7、從美學角度,混養應有主次之分:有人說紅劍不能和孔雀混養,顯得亂,其實是兩種魚泳姿不同,顏色都太鮮艷的緣故。如果一缸魚中百分之九十是孔雀,只有一對紅劍和一對黑瑪麗,孔雀不要紅尾和黑尾,也挺協調的。也就是說,混養應有主次之分,次要的要少,成對,主要的要與次要的在顏色上形成對比。
8、混養要注意魚在水的上中下三層的分布:不管是大型魚,小型魚,適合堿性水的魚,適合酸性水的魚,還是食肉性魚,食草性魚都有習慣在上層游弋的,有愛在中層嘻戲的,也有喜歡在底層活動的。在避開不宜混養的魚兒的前提下,讓魚在水的各層都有分布,,那么混養就比較好看了,也協調了。
9、體色、體形的搭配應和諧:以斑馬和瑪麗為例,特別是球瑪麗,看上去很不協調?;蛘呤峭粋€顏色,或者形成反差,但不宜太雜亂。缸中的魚,一般紅,黃,白,黑,藍,花等有3-4種就基本可以了,顏色太多反而不美。紅綠燈和孔雀都是自身艷麗的,在一起反而不知以誰為主。
10、動快的和慢的不宜混養:如斑馬和瑪麗,特別是球瑪麗;一種是整日奔游不息,使人眼花繚亂,一種是在水面漂浮,呆呆苯笨的,這樣看起來就很不協調,而且兩者都是上層魚,都集中在水面,缸里的配制之雜亂可想而知。紅綠燈和孔雀也屬于這種范疇。
11、身花紋多的和單色的要考慮是否能互補:混養中要注意體色、體形的搭配和諧從美觀角度,花紋多的本來就已經很絢麗多彩,其它單色魚起不到增加美觀的作用。如相互能起到補充,就養,否則放在一起,就會喧賓奪主,雜亂無章就寧缺勿爛。
12、小適中,基本在一個或兩個規格,如兩個規格就以小的多,大的少為宜:各種類的魚不要大的`大,小的小,看上去就雜亂,就是說有的人在缸里養孔雀,燈魚為主再放少量神仙魚,就比較好看。假入再放養其他規格的,就參差不齊了,再假如大的為主,小的為輔,就更難看了,不僅難看,而且小的會因為少,大的會欺負小的,小的會在大的饑餓時遭殃。另外,小的一般是群游魚,少了也會因郁郁寡歡而生病,導致死亡。
13、水質要求不同的魚不宜混養:包括水的溫度、酸堿度、新老、軟硬、鹽度等。不同的魚有適應堿性水的,有適應酸性水的,進魚是要了解魚的祖籍是哪里的,來自不同水域的魚對水質要求不一樣。就好象海水魚不能和淡水魚混養一樣,淡水也分酸堿性和軟硬水,同樣是慈雕科魚,有的適應酸性軟水,有的適應堿性硬水,放在一起,準有不適應的。
觀賞的魚的品種有很多種,更分為淡水魚和海水魚,所以在混養的同時一定要分清楚哪些觀賞魚可以混養哪些觀賞魚不可以混養,以免導致魚兒不必要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