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疾病如何防范于未然
龍魚疾病如何防范于未然
龍魚是非常昂貴的觀賞魚,所以一旦龍魚生病主人是非常擔心龍魚會死亡,因為這樣的代價太高了,生活中導致龍魚生病的原因有很多種,當發現龍魚有感染疾病的現象,要找準原因對癥下藥才能保證龍魚的健康,最主要的是一定要防范于未然。

一、合理養殖密度
龍魚一般都是單品種養殖,特別是水族箱養殖龍魚更是如此,因此維持一個合理的放養密度顯得十分重要,對防治龍魚的疾病有積極意義。放養密度超過了負荷能力,水質、底質就會發生變化,而且養殖的龍魚因活動空間過小而相互接觸,使魚病病原體迅速傳染。
二、保持水質良好
主要是要求在夏季及時換水、加水,尤其是小水體高密度養殖的水泥池和水族箱,更要及時換注新鮮水,確保溶解氧充足,水體新鮮。
三、加強保溫措施
池塘養殖要于10月底加深水位到2米以上,水泥池要用塑料薄膜保溫,水族箱利用加熱棒及時升溫保溫。
四、注意日常管理
在水族箱中養殖的,要密切關注龍魚的活動情況,在池塘養殖的,要勤于巡塘,注意魚群的活動、攝食等情況以及養殖水體的水質變化。巡塘一般分為早、中、晚3次。早晨巡塘在黎明,主要觀察龍魚是否浮頭,根據龍魚的活動情況確定當天的投餌量和防病措施;中午巡塘,主要觀察魚群的攝食和活動情況;晚上巡塘,主要是隨時監測魚病發生和水質變化。保持養殖水體的清潔,定期換沖水,定期消毒食場,及時清除野雜草及死魚。
五、加強免疫防病
龍魚自身具有的特異性與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通過疫苗、免疫激活劑、免疫增強劑等使龍魚獲得或增強免疫能力。對龍魚的病毒性魚病可以用這種免疫的方法使魚體獲得特異性免疫能力,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發生的目的。常用的免疫接種方法有:
注射法:主要適用于池塘養殖龍魚,可以用醫用注射器或魚用連續注射器將疫苗注入魚的體腔內。注射部位以腹鰭基部斜向進針最好,也可用背部肌內注射法。免疫注射前,最好用0.02%濃度的晶體敵百蟲對魚體進行消毒和麻醉,既殺滅了體表寄生蟲,又可減少因注射藥物時使魚掙扎受傷。
浸泡法:將疫苗配成一定的濃度后,將龍魚放入浸泡液中浸泡,主要適用于個體較小的龍魚幼魚和稚魚。
龍魚的疾病有很多種,造成龍魚疾病的原因也是各種各樣,歸根結底還是水源的問題,所以保證水的質量和衛生是飼養龍魚的關鍵所在,切勿因為疏忽水族箱的清潔。
藍曼龍魚如何分公母
藍曼龍魚怎么分公母,想要通過人工繁殖藍曼龍魚就要首先區分好公母,對于有飼養經驗的魚友來說藍曼龍魚的公母是比較容易辨別的,但很多新手不一定能明確分辨出來。那藍曼龍魚怎么分公母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藍曼龍魚公母怎么分呢,雖然藍曼龍在苗階段性成熟之前,公母的特征不明顯,性別不易區分。不過在藍曼龍魚達到性成熟期,表現變的很明顯,有以下幾個特征:

雌性藍曼龍:雌魚的腹部發展成飽滿狀,為以后繁殖小苗提供成長空間。背鰭圓潤,體色相比會變的暗淡,胸期基部橘紅色不是特別明細。
雄性藍曼龍:雄魚的腹部不像雌魚飽滿,但背鰭會長而尖,體色鮮艷,胸鰭基本橘紅色相對鮮艷。
藍曼龍魚公母分辨出來能更快的繁殖成功,將藍曼龍魚放到有植株大葉的水草箱中,同時將陶瓷口杯半埋于底砂中,水溫控制在29-31°;之間,3天內不要換水。前兩天,進行24小時開魚缸照明燈,少量喂食量。
第三天水溫恒溫在30°;,基本開始追大繁殖受精,
第四天會看到產卵,經4小時變為黃色后專為紅血絲狀,這時可以將亂從水草中國取下,放入準備好的陶瓷口杯中,差不多15小時后亂變為黑紫色,到次日
第二天基本孵出。
如何和六角恐龍魚相處
飼養六角恐龍魚時需經常與它進行接觸,讓它熟悉生活環境和主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六角恐龍魚熟悉了主人與飼養環境便會開始和主人進行互動。
還可通過食物來吸引六角恐龍魚進行互動,訓練前可停止喂食一段時間,讓六角恐龍魚產生饑餓感,之后便可用食物將它吸引過來,通過訓練可加快它的進食速度,也能很好的與主人進行互動。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六角恐龍魚便會和主人產生互動,會隨著主人的手指游來游去,并且還會主動探頭來接主人喂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