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斗魚怎么養尾巴好看
泰國斗魚怎么養尾巴好看
要想讓泰國斗魚的尾巴好看,首先就要單獨飼養,它們對同性之間有很強的排斥性,尤其是雄性之間,一起飼養會不斷的發生爭斗,從而導致尾巴受傷。飼養者要想讓它們尾巴長得好,最好選擇單獨飼養。其次最好選擇偏大一點的容器,雖然它們體型不大,但是小容器飼養容易出現水質變酸的情況,要會導致斗魚出現溶鰭的情況。最后要保證它們生活的環境舒適,這樣它們的尾巴才能發育得更好。

發財魚怎么養才好看
發財魚的學名為血鸚鵡,因為身體通紅被大家稱為發財魚,發財魚也正因為獨特的外貌而被大家喜歡,在發財魚的養殖過程中,楊準則只要注意七個方面,保證可以把發財魚養殖的健康又漂亮。
一、水質

發財魚對水質的適應力極強,從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質都可良好地存活,但最好是用弱性且硬度較低的水質來飼養。另外,因為發財魚先天有嘴部愈合的情況,在引入水流經過鰓部以供呼吸所需的能力上就少了一半。因此,鰓部的呼吸作用成了明顯的“致命傷”!一旦鰓部受傷或是吸取氧氣的過程不順逐,會直接影響發財魚的生理健康。
所以,飼養發財魚需要更優良的水質和充足的氧氣。尤其是需要降低水中的溶解的養分,避免細菌大量滋生和引起鰓部疾病,維持鰓部細胞能有效地吸引氧氣的能力,相形之下變得相當地重要。為了改善和穩定水質,飼養缸最好配備生化過濾棉、增氧泵、增氧曝氣設備。
二、換水的重要性
飼養中發現:
換新水后鸚鵡很活躍,顏色也比較鮮亮。
血鸚鵡的祖先生長在南美洲,所以其所需的水質條件和一般中南美洲慈鯛無二,需要弱酸性和硬度較低的水質。鰓部的脆弱是此魚先天的缺憾,水質惡劣會首先使鰓部受傷,并直接影響血鸚鵡的生命。
因此,血鸚鵡比其他的魚更需要優良的水質和充足的氧氣。尤其是水質不能太老,所以定期、定量換水也是養好鸚鵡的關鍵。我的經驗是,三天換一次水,一次換水不要超過缸水的四分之一。換水前先擦缸,過濾幾個小時,等水清亮了再換水。鸚鵡比較喜歡新水,這里說的新水是困好的水。有些飼料會使水發紅或發黃。常換水還可以解決飼料所產生的水的顏色問題,同時,要準備高效率的過濾系統,使水充分循環,避免細菌大量滋生引起鰓部疾病。
三、溫度
發財魚對溫度相當“敏感”的魚種,重點并不是在于魚體對溫度的適應性相當差,而是因為在低水溫和水溫變動劇烈的情況下,容易因為生理的反應而失去鮮艷的體色,更甚者會出現黑色的條紋或是斑紋。
使用加溫器提升水溫在25~28℃的范圍內,便可使魚只呈現亮麗的體色和充滿活力。而在低水溫中生活久的魚只不但健康狀況差得可憐,且容易生病、死亡。每次換水不宜過多,以為/3~1/4為合適,換水前后水溫差不宜超過1℃。
四、飼料
發財魚強健狀碩,幾乎什么都吃,象人工餌料、薄片、顆粒、紅蟲、豐年蝦、水虱等等。它就象一個垃圾桶一樣,什么都來者不拒。而且相當貪吃,因此要養活發財魚很容易,要養出體質健壯、體色艷的發財魚卻不是容易的事。
早期的坊間流傳:“血鸚鵡要吃蝦子,體色才會紅潤!”這觀念是相當正確的。因為蝦子體內的“蝦紅素”可促進發財魚顯揚體色,若能充分地攝取蝦紅素,發財魚的體色鮮紅欲滴是指日可待的。
但是,現在已經不用這么麻煩了,許多坊間可獲得發財魚專用飼料中,添加了蝦紅素和“β一類胡蘿卜素”的飼料,直接投喂就可讓發財魚的體色維持在艷紅色的情況下。
五、環境
你也可能曾經發現,魚剛到你的缸里的頭幾天會有一些褪色,那是因為不適應。
隨著它們適應能力的增強,會逐漸好起來。
所以,不要讓他們受驚嚇,是解決退色問題的又一經驗之談。
另外,鸚鵡如果顏色變淺超過三個月,就基本上不會恢復到原來顏色的程度。
鸚鵡的另一問題就是老聚在缸的一角,人一過來就亂竄,是由于它們還沒適應新環境。
鸚鵡天生膽小、愛扎堆,有時還會脫鱗,一是魚有病了,但很大的可能性是因為這種魚膽子比較小,愛亂撞造成的。
所以飼養中應注意5點:
1、可以喂之前先開燈,開燈五分鐘后,等所有魚都適應了,慢慢膽子大了,再喂食。
時間長了,形成條件反射,一開燈鸚鵡就會自己過來。
2、一天喂一次,形成規律,每次喂食前,魚兒感到饑餓了,他們就不得不出來找食物。
別驚嚇,接近魚缸時,慢一點,魚在缸里,看到人影就跑,故靠近魚缸前別讓人影晃到魚缸。投喂食物時,在缸前呆一會兒,在其狀態穩定時,輕輕拍一拍缸,訓練一段時間,就好了。
六、混養
許多家庭和公司行號中所布置的水族箱,喜歡單養一群發財魚,看一群健康的發財魚在水族箱中群泳是一幕壯觀感人的景色。但是,有另一群人喜歡混養的水族箱。
在混養的魚種選擇上,強烈建議還是選取一些中南美洲的慈鯛來得合適,尤其是一些中大型的慈鯛。因為發財魚的體型近似三角形且無法合攏的嘴型,使攻擊性降低,可以選擇金菠蘿、黑云一類的魚來搭配,除了有多樣化的體色搭配之外,還能在某種平衡之下,達到和平共存的境界。
七、造景
對于這些體色通紅且顏色單一的魚類來說,水中的造景除了顏色的搭配和避免使用植物為造景材料之外,還需要考量魚體沖撞的力量,因此造景的堅固性也是必備的。
許多值得一提的造景提供給看官們參考,其一是沉木或是長大的莫絲的沉木,大都擺放在水族箱的正中央,和發財魚的鮮紅色搭配起來,有更強烈的對比效果;其二是以木化石或巖石疊出來的水中造景。常會在水族箱中以單一或是多個石堆的方式擺設,當然,水族箱要夠大才會有較多的選擇和變化。
看完以上七點內容相信大家對發財魚的養殖都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總體來說,發財魚的生命力旺盛,并不需要太多的照顧,但是在平時的定期護理方面是不可忽略的。
好看的大型觀賞魚種類
好看的大型觀賞魚種類:
幽靈火箭、帝王三間、七星刀魚、大嘴鯨等,它們的體型都是比較大的。
一、幽靈火箭——變異王者:
幽靈火箭即古巴火箭的白化變異型,這種變異的個體觀賞性遠超原色的個體,目前是市面上最受歡迎的高端變異魚種。飼養上并不困難,飼料以小魚小蝦為主,只是該魚成體破米,飼養它的水族箱越大越好。
二、帝王三間——體長可達99厘米:
金目麗魚,也叫帝王三間,是慈鯛科,麗魚屬下的一種具有觀賞價值的魚類。分布于南美的亞馬遜河及其支流流域。體型碩大,花色美麗,體長可達99厘米,肉食性,成群活動,為原產地著名的游釣魚類及高級食用魚,同時也是非常著名的觀賞魚類。
三、七星刀魚——猶如銀刀狂舞:
七星刀魚,又名弓背魚、七星飛刀、東洋刀、花刀魚。原產于泰國、緬甸、印度等地。體長70~90厘米,體色灰黑,成魚后體中部到尾柄方向有7~10個泛著黃光的黑色圓斑,分外耀眼,似閃著光芒的星星。
該魚晝伏夜行,白天靜止在水地一動不動,夜間則上下翻飛,猶如銀刀狂舞。雖然是夜行魚,但飼養時間久了對光的反應不太強烈。
四、大嘴鯨——用嘴巴衡量世界:
憨態可掬的大嘴鯨,最大體長40厘米,雖然樣子萌萌噠,但卻牛得不得了!因為大嘴鯨是一個用嘴巴衡量世界的戰神,只要嘴巴放得下,統統可以變成口糧。合體帝紅尾鯰在它面前都甘拜下風。所以,它在江湖上還有另一個讓人聞風喪膽的綽號——大嘴魔鬼魚!
大嘴鯨養殖參考:
1、在不吃飯的時候,大嘴鯨是個很安靜的家伙,有時還會頭朝上站起來,別奇怪,它可能是在思考魚生。
2、大嘴鯨是夜行動物,不喜歡光,在光線過強的時候,它可能會拒食發呆。
3、大嘴鯨的皮膚很嬌嫩,所以請不要在魚缸里擺放有棱角的石頭和器械。
4、大嘴鯨不耐藥還很挑食,從不吃不新鮮的食物,即使誤食,也會很快吐出來。
五、巨骨舌魚——金龍魚的遠房親戚:
巨骨舌魚沒有金龍魚和紅龍魚好看,身價甚至比不上低廉的銀龍魚。但是巨骨舌魚的體型可以輕輕松松超過兩米,體重上百斤,能看到它的地方不是別墅就是海洋館。
而且如此巨大的家伙,居然不怕缺氧,它可以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當然,巨骨舌魚長大了以后也是很美麗的,只不過,這種美麗有一點奢侈。
六、海鰱——海水、淡水、半鹽水…通殺!
不夠漂亮的海鰱適應性強,也可以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它尤其具有廣鹽性,可以飼養在海水魚缸里面,也可以飼養在淡水里面,還可以飼養在半鹽水里面,它在水族界幾乎是個不朽的存在。
海鰱里面最著名的代表是:大眼海鰱和泰龐海鰱。其中,泰龐海鰱是純肉食主義者,可以長到兩米以上,它還有一個霸氣側漏的名字——大西洋戰斧!
七、撒旦鴨嘴鯰——小時候萌,長大變丑:
撒旦鴨嘴最酷的是它的兩根比身體都長的大胡子,有一種橫掃千軍的氣勢。它最長可以超過三米,它是亞馬遜河里面最長的鯰。當然也是一種比較貴的寵物魚。撒旦鴨嘴在小時候很好看,隨著它的長大,會變得越來越丑。
八、電鰻——它真的是寵物魚:
電鰻,是地球上少有的幾種會放電的魚。電鰻放出來的電,超過380伏工業用電,每次放電,方圓六米的范圍,全部暈倒,成為了電鰻的零食。甚至可以瞬間電暈一頭牛。最牛的是,電鰻也可以把腦袋伸出水面呼吸空氣。
不過,這么牛的電鰻在南美洲卻是食用魚,看來人類吃貨的本能太強大了,哈哈。
電鰻作為觀賞魚,最出名的品種叫做線翎電鰻。這種電鰻放電能力雖然不如南美電鰻,但是它顏值高啊,還被稱為黑羽毛,也叫魔鬼刀。它尾巴上有兩個白斑,非常靈動。
九、反天刀——尼羅河魔鬼:
反天刀又名尼羅河魔鬼、裸臀魚,只有鰓鰭和背鰭,通體黑色,尾部須尖,進退自如,眼睛極小。它反應靈敏,可作出快速后退游動,個性兇暴,下顎強而有力。人工飼養的反天刀雖然生性兇猛,卻和體積相近的魚類混養的很好,顯然,這種魚的混養存在偶然性。
反天刀視力較弱,主要靠尾部發出微弱的電流辯識周圍環境與捕食。在幼體時,對光的反應十分強烈,成體則無懼光線。反天刀習慣夜間活動捕食,日間常躲在角落,在夜間會主動攻擊同缸中大小體形魚只,所以最好單獨飼養,不出意外的話能活十多年,屬于長壽品種。
不同品種的魚,它們的性格也是有差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