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鸚鵡魚怎么分公母
ID:5085882025-05-10關注人數:3227
迷你鸚鵡魚怎么分公母
迷你鸚鵡魚因其體型圓潤可愛,好飼養,易爆缸,最近幾年漸漸成為養魚人的新寵。迷你鸚鵡魚跟鸚鵡魚是不一樣,它可以自主配對,自主繁殖,很容易爆缸。迷你鸚鵡魚外觀圓滾滾胖嘟嘟的看起來都一樣,如何區分公母呢?

在同一環境下飼養的迷你鸚鵡魚,公魚的體型是細長的,母魚的體型相對來說粗一些。看尾巴:迷你鸚鵡魚公魚的尾巴是寬扁型的,母魚的尾巴是細長型的。看魚鰭:飼養者還可以通過魚鰭來判斷,母魚的魚鰭比較短,公魚的魚鰭比較長。看腹部:處于繁殖期的迷你鸚鵡魚,母魚的腹部會變大,公魚則是扁平的。
鸚鵡魚鼻子上有白粉刺
鸚鵡魚鼻子上的白粉刺多是因為患上了白點病導致的,一般在缸內溫度降低、水質敗壞,都會使它患上白點病,并逐漸影響到它的狀態。
當發現鸚鵡魚身上出現白點的時候,最好立馬將溫度提高到30度,然后對缸內的水進行置換,并下入少量的鹽進行消毒與治療。

另外用高錳酸鉀消毒的話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控制分量,每次需要1-2克就可以了,最好先把魚從魚缸撈起放在一個干凈的最好消毒過的盆子里,注意使用高錳酸鉀時候不要用手直接接觸,雖然沒什么大問題,但是會變顏色的,很難洗得掉。
鸚鵡魚的身體什么時候變紅色
正常情況下,鸚鵡魚長到4~5cm后身體會逐漸發紅。小時候的鸚鵡魚是灰色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逐漸變紅。影響鸚鵡魚變紅的因素有兩種,那就是遺傳和飼料。如果鸚鵡魚是雜交品種,并且身體長到5cm左右還沒有發紅,那么鸚鵡魚很可能不會發紅了。
要想鸚鵡魚的顏色變得更加艷麗,主人可以給它喂一些含有蝦紅素的飼料,以及嚴格控制水溫,將水溫控制在28~32℃左右,并且每天讓鸚鵡魚照射足量的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