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變白怎么回事
ID:2477292025-05-09關注人數:3222
鸚鵡魚變白怎么回事
鸚鵡魚變白有可能是缺少色素,它們自身產生的色素較少,如果飼養者不給它們補充色素,就會出現體色變白的情況,平時可以投喂一些豐年蝦、紅蟲等可以增色的食物。

也有可能是飼養的水質不符合它們的要求,雖然鸚鵡魚對水質的適應力極強,從弱酸性水到中性水都能良好的生長,但更喜清澈的弱酸性軟水,若水質長期過差鸚鵡魚就會逐漸褪色變白。
鸚鵡魚為什么總是在缸底部
鸚鵡魚總是在缸底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1、水溫太低

鸚鵡魚對水溫的要求不高,但如果水溫低于20℃,它們的活動量和食欲就會減退。再加上魚缸底部的水溫會比上層的高一些,所以鸚鵡魚就會在魚缸底部躺著。
解決辦法:飼養者需要立即將水溫提升到20-30℃之間,如果有條件的話,建議安裝加熱棒,讓水溫保持在25-30℃之間。
2、水質太差
鸚鵡魚新陳代謝的速度較快,對水質的污染也比較嚴重,如果飼養者不能及時換水,就會導致它們出現躺在缸底不動的情況。
解決辦法:最好立即換水,保證水質清潔。但是換水的量也不能太大,控制在總水量的三分之一即可。有條件的話,最好安裝一個循環過濾系統,減緩水質惡化的速度。
鸚鵡魚最大能長多大
一般品種的鸚鵡魚可以長到15厘米左右,但不同品種的鸚鵡魚體長也不同。比如金剛鸚鵡魚體長就可以達到18-20厘米,財神鸚鵡魚有可能會長到25-35厘米。如果是血鸚鵡,有可能只能長到10-15厘米。
鸚鵡魚的體長和生長環境、生存空間以及投喂的食物都有很大的關系。生存環境更適宜,它們就能長得稍大一些。同時如果您要想養大,一個是飼養密度,一個是魚缸一定要控制好。密度太大,水體太小都不利于鸚鵡魚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