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中解系數的問題是在16世紀初期被發現的。在那個時期,數學家們開始研究方程的解,并發現了一些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當兩個方程的解相等時,它們的系數不一定相等。
這個問題最早由意大利數學家斯卡拉梅利(Scipione del Ferro)在16世紀初期發現。他發現,對于方程x^3 + mx = n,如果解為a,那么另一個方程x^3 = mx + n/a也有解,這個解為a的相反數。這個發現被稱為“費羅公式”。
后來,意大利數學家塔塔加(Niccolò Fontana Tartaglia)在解決一個更復雜的方程時,發現了類似的問題。這個方程是x^3 + px^2 = qx + r,其中p、q和r是已知的常數。他發現,如果解為a,那么另一個方程x^3 = px^2 + qxa + ra^2也有解,這個解為a的相反數。
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最終由意大利數學家吉拉莫·盧卡·卡丹諾(Girolamo Cardano)在他的著作《算術大全》(Ars Magna)中提出。他發現,如果將方程x^3 + px^2 = qx + r轉化為一個新的方程y^3 = 3py^2/4 + (q^3/27 + r/2 - p^2/3)y - p(q/3 - p^2/12),那么y的三個解就是原方程的三個解。這個方法被稱為“卡丹諾公式”。
總的來說,方程中解系數的問題是在16世紀初期被發現的,并由斯卡拉梅利、塔塔加和卡丹諾等意大利數學家進行了研究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