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龍恐龍是一種已經滅絕的恐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地球上,大約距今1.45億年到1.2億年左右。它們是一類體型較小、善于奔跑和攀爬的恐龍,通常被認為是一種中等大小的食肉恐龍。
分龍恐龍的化石最早發現于美國科羅拉多州,隨后在北美、南美、歐洲和非洲等地區也陸續發現了它們的化石。它們的化石通常是一些零散的骨頭,如頭骨、牙齒、肋骨等,這些化石的發現為我們了解這些古老生物的生態和行為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分龍恐龍的名稱來源于它們的牙齒形狀,牙齒的前部呈扁平狀,后部呈彎曲狀,非常適合于咬住獵物并將其撕裂。它們的前肢短小,但后肢非常強壯,可以迅速奔跑和攀爬。分龍恐龍的體型通常在1-2米之間,體重大約在10-50公斤之間。
總的來說,分龍恐龍是一類非常有趣的恐龍,它們的生存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是在恐龍演化史上卻留下了重要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