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地球和太陽三者運轉時不在一個平面上,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不斷變化,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潮力,有時增強,有時減弱,使潮汐主要發生四種不等現象。
(1)半月不等現象。農歷每月初一(朔)和十五(望),月球、太陽和地球位于一條直線上,這時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潮力方向相同,他們引起的潮汐相互增強,使潮差出現極大值,這種每半月一次的強潮汐稱大潮或朔望潮。農歷每月初七、初八(上弦)和二十二、二十三(下弦),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接近正交,要相互削弱,潮差較小,便稱為小潮或方照潮,這樣便形成潮汐半月不等現象。
(2)月不等現象。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為橢圓,月球從近地點再到近地點,需要 27.5546 天,引潮力也隨之變化,導致潮差變化,稱為潮汐月不等現象。
(3)赤緯不等現象。由于月球軌道面與地球赤道延伸面(又稱天赤面)斜交,在每個回歸月(27.3206 天)中,月球半個月處于赤道面以北,半個月處于赤道面以南,因而形成潮汐赤緯不等現象。
(4)日不等現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每天都有變化,這種變化稱為潮汐日不等現象,其周期為一個回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