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農村土地承包法?
農村土地承包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于2002年通過的一項法律。該法規定了農村土地承包的范圍、土地承包的方式、土地承包期限、土地承包的權利和義務、土地流轉等方面的內容。該法旨在保護農民土地承包的權益,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加。
農民土地承包的權利和利益需要得到什么樣的保護?
- 土地承包權利保護:農民土地承包權利是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核心。該法規定,土地承包期限為30年,承包期滿后可以續期。農民可以依法享有承包土地的使用權、收益權、轉讓權、抵押權等權利。
- 土地流轉保護:農村土地承包法允許土地流轉,但要求必須符合法律規定,保護農民承包土地的權益。土地流轉必須經過土地管理部門的審批,并且必須保證農民的土地承包權不受侵犯。
- 土地收益保護:農民土地承包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農民的收益。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抵押、租賃等交易,應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實際收益為基礎。
- 土地承包經營權保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農民的重要財產,應當受到法律保護。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作為農民的財產,受到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侵占、凍結、扣押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