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網幀是在以太網中用于數據傳輸的基本單位。它是一種數據包格式,用于在計算機網絡中傳輸數據。以下是以太網幀結構的詳細介紹:
1. 前導碼:以太網幀的開始部分是一個7字節的前導碼,用于同步接收方的時鐘。前導碼由連續的1和0組成,以便接收方能夠識別數據的開始。
2. 目標MAC地址:接下來的6個字節是目標MAC地址,指示數據幀的接收方。MAC地址是唯一標識網絡設備的物理地址。
3. 源MAC地址:緊隨目標MAC地址之后的6個字節是源MAC地址,指示數據幀的發送方。
4. 類型/長度字段:接下來的2個字節用于指示數據幀中有效數據的類型或長度。如果數值小于等于1500,表示長度字段;如果數值大于1500,表示類型字段。
5. 數據:數據字段是以太網幀中實際傳輸的數據部分。它可以是最多1500字節的有效數據。
6. 幀校驗序列:幀校驗序列是一個4字節的字段,用于檢測數據傳輸過程中是否發生錯誤。接收方使用幀校驗序列來驗證數據的完整性。
7. 幀尾部:幀尾部是一個12字節的字段,標志著以太網幀的結束。它由連續的1組成,以便接收方能夠識別數據的結束。
以上是以太網幀結構的詳細介紹。了解以太網幀結構對于理解數據在以太網中的傳輸過程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