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氏龍(Pachycephalosaurus)是一種已滅絕的恐龍,屬于角龍類恐龍的一種。它生活在約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主要分布在現今北美洲的西部地區。
柏氏龍的頭部非常特別,頭頂上有一個很厚的骨盾,可以抵御其他恐龍的攻擊。因此,它的名字“柏氏龍”也是由此得來的,意思是“厚頭龍”。柏氏龍的身體比較小,大約只有3-4米長,但是它的頭頂骨盾可以達到10厘米甚至更厚。
柏氏龍是一種草食性恐龍,以植物為主食。它的牙齒非常小,適合咀嚼植物的葉子和莖。柏氏龍的行動速度相對較慢,因此它經常被其他更大更兇猛的食肉恐龍獵殺。為了保護自己,柏氏龍會用頭頂骨盾對抗攻擊,或者用頭部猛撞敵人。
柏氏龍的化石被發現于北美洲的蒙大拿州、南達科他州和懷俄明州等地。它是角龍類恐龍中最著名的一種,也是恐龍研究中的重要對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