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龍,學名Tarbosaurus bataar,是一種已經滅絕的恐龍,生活于約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屬于暴龍科。它的化石主要分布在蒙古國和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境內。
蒙古龍是一種體型較大的肉食性恐龍,身長可達12-13米,體重約4-5噸。它的頭部較大,口鼻部長,牙齒鋒利,適合咬碎硬殼類動物的外殼,如甲龍等。它的四肢粗壯有力,尾巴較長,可以用來維持平衡和攻擊。
蒙古龍的化石發現較多,包括頭骨、頸椎、背椎、肋骨、肢骨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在蒙古發現的一只完整的蒙古龍化石,長達9米,保存完好,被譽為“世界上最完整的蒙古龍化石”。
蒙古龍在恐龍界的地位類似于霸王龍,是一種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恐龍。它的發現和研究對于了解恐龍生態和演化歷史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