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是會,就是怕兒子兒媳以后沒錢給你養老。很多家庭富不起來其實和老人也有一定關系,老人不會幫扶小家庭,甚至連孩子都不愿意帶,很多人會說:我把你養大已經很辛苦了,你還要我幫你帶孩子。三四十歲的年紀正是人生發展的黃金時期,如果被家庭耗費太多精力,就會錯失很多機會。試想一下,如果你是上班族,公司有什么臨時會議或者應酬,你和領導說,領導,我下班還要接孩子放學,我去不了。領導會想,那你就專心接送孩子吧,升職加薪的機會我留給別人。如果你是一個事業剛剛起步的小老板,下午和老板談著生意,一看時間到了,和客戶說,不好意思,我要先去接孩子放學了,我們明天再聊。客戶就會想,得吧,你沒空,那我找別人聊去了。長此以往,人生就會錯過很多上升的機會。
如果不是晚婚晚育,人生的上升期和結婚生子這兩件事基本重疊在一起的,事業和家庭不能兼顧,就容易顧此失彼,如果沒有老人幫扶,那小兩口為了照顧家庭,就必須要有一個人在事業上做出犧牲,一個普通家庭,兩個人掙錢和一個人掙錢,生活質量差別會很大。
所以說,你現在不給他們帶孩子覺得他們不應該怪你,那等你老了他們沒錢給你養老,沒錢給你治病,你也不要怪他們就好了。
我發現評論區有好多人曲解我的意思了,我可沒有把幫帶孩子和養老綁架在一起。事實上就算你真的不幫帶孩子,你老了,你的子女還是會給你養老,我想說的無非就是個養老質量問題。
孩子有錢,等你老了走不動了,吃好喝好,有病治病,安享晚年。
孩子沒錢,孩子吃啥你吃啥,小病治,大病扛,扛不過去就拉倒了。
同樣都是養老,你想選哪一種呢。如果家庭條件好,老人雙職工,有退休金,保險也交夠,那當然不愁養老,帶不帶孩子都無所謂。
如果只是普通家庭老人,那就應該在子女能掙錢的年紀,多幫襯幫襯子女,幫他帶帶孩子,讓他在事業上升期不用被家庭分走過多的精力,能一心一意發展事業,多掙點錢,等老人年紀大了走不動了,子女也有金錢和精力給老人養老。如果他年輕的時候都沒掙到錢,自己的家庭都顧不過來,又何談給老人養老。
我想說的就是這么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