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像素密度達到300ppi以上時,人眼無法分辨像素點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 視覺生理學原理:人眼對于細小物體的分辨能力是有限的。在視覺生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視覺角”,它是指我們在固定距離觀察物體時,能夠分辨出兩個相鄰點之間的最小角度。當像素密度超過一定閾值時,相鄰的像素點之間的角度小于人眼的視覺角,因此人眼無法分辨它們。這就是為什么在高像素密度的顯示屏上,我們看不到單個像素點的原因。
- 光學限制:除了視覺生理學原理外,光學限制也是導致人眼無法分辨高像素密度下的像素點的因素之一。當像素密度增加時,每個像素點的尺寸變得更小,光線通過每個像素點的面積也減少。這意味著光線在通過像素點時會發生衍射現象,導致光線的傳播方向發生偏離,使得像素點的邊界模糊。因此,即使我們能夠看到像素點,它們的邊界也不夠清晰,無法被準確地分辨。
一言以蔽之,當像素密度達到300ppi以上時,人眼無法分辨像素點是由于視覺生理學原理和光學限制所導致的。這也是為什么高像素密度的顯示屏能夠呈現更加細膩、清晰的圖像和文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