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在法律上是指年滿18周歲以下的個體。由于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缺乏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因此他們的法律行為受到一定的限制。
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通常是指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權代表未成年人進行民事法律行為,并對其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在一般情況下,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同意是未成年人民事法律行為生效的前提。也就是說,未成年人在進行民事法律行為時,必須經過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才能產生法律效力。
然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定,未滿22周歲的男性和未滿20周歲的女性需要經過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同意才能結婚。這是對未成年人民事法律行為的特殊限制。
此外,根據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未成年人在進行重大民事法律行為時,需要經過法定代理人的特別授權。重大民事法律行為包括但不限于買賣房產、簽訂貸款合同等。
總的來說,未成年人的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通常需要經過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但在特定情況下可能存在特殊限制和特別授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