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桃僵是一個歷史典故,源自于中國古代的故事。這個典故發生在唐朝時期,當時有一位名叫李白的詩人,他非常聰明才華橫溢,被譽為“詩仙”。而在他的同代人中,有一位叫做杜甫的詩人,他也是一位才華出眾的文人。
故事的背景是,有一次李白和杜甫一起出游,途中經過一片桃樹林。這時,他們看到一棵桃樹上結滿了成熟的桃子,但是這棵樹的樹干卻僵硬無法彎曲。李白看到這個情景,便對杜甫說:“桃子那么誘人,可是樹干卻這么僵硬,真是可惜了。”
杜甫聽了李白的話后,思考了一會兒,然后回答道:“李代桃僵。”意思是說,李白可以代替桃樹彎曲,去摘取那些誘人的桃子。這句話的含義是指李白的才華和能力超過了普通人,可以勝任更多的事情。
這個典故后來被廣泛引用,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能力或才華超過了他人,可以勝任更多的工作或責任。它也常常被用來鼓勵人們發揮自己的潛力,超越平凡,追求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