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是1894年7月25日中國北洋水師與日本聯合艦隊之間在黃海發生的一場海戰。該海戰的起因是中日兩國在對朝鮮控制權的爭奪中產生的沖突。當時,朝鮮政府被迫向中國和日本兩國表示效忠,但中日兩國對其控制力的爭奪不斷升級,最終造成了戰火的爆發。
1894年7月25日早晨,中日兩國的艦隊在黃海的口前展開了激戰。由于種種原因,包括技術落后、執行能力不足等,中國北洋水師在這場戰斗中遭到了慘敗,損失了大量的艦船和士兵。而日本聯合艦隊則成功地消滅了中國的主力艦隊,鞏固了其在整個東亞地區的軍事優勢地位。
甲午海戰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暴露了中國軍隊在軍事和技術上的嚴重落后,也促進了中國政府進行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