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東西半球的分界線通常以 西經20°和東經160° 這兩條經線為準。
這樣劃分的主要原因是為了 避免將歐洲、非洲的主要陸地分割在兩個半球上,以及最大程度地減少大陸(特別是南極洲)被分割的情況。
具體說明:
- 西經20°經線:?這條經線主要穿過大西洋中部,避開了歐洲和非洲的主要陸地(西邊是冰島和格陵蘭島東緣,東邊是非洲西海岸)。它構成了東西半球分界線的西半部分。
- 東經160°經線:?這條經線主要穿過太平洋中部,避開了亞洲大陸和澳大利亞(西邊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東緣,東邊是大洋洲的島嶼)。它構成了東西半球分界線的東半部分。
- 劃分規則:
- 東半球:?西經20°以東(向東)到東經160°之間的區域。包含歐洲、非洲、亞洲(除俄羅斯遠東一小部分)、大洋洲、南極洲東部。
- 西半球:?西經20°以西(向西)到東經160°之間的區域。包含南美洲、北美洲、南極洲西部、太平洋東部島嶼(如夏威夷)、俄羅斯遠東部分楚科奇半島等。
為什么不是本初子午線(0°經線)和180°經線?
- 如果直接以0°經線(本初子午線,經過英國格林尼治)和180°經線作為分界線:
- 0°經線會穿過西歐(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國)和西非大陸,導致這些國家的一部分屬于東半球,另一部分屬于西半球。
- 180°經線會穿過俄羅斯遠東的楚科奇半島和太平洋島國斐濟等地,同樣造成分割問題。
- 使用西經20°和東經160°,則?將主要的大陸塊(歐亞非、美洲)整體保留在同一半球內(歐亞非在大陸主體在東半球,美洲在西半球),只有極少數的陸地(如格陵蘭島最東端、俄羅斯遠東一小部分)和島嶼被分割。南極洲雖然也被分割,但其人口和活動極其稀少,影響最小。
總結:
-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西經20°經線和東經160°經線?構成的一個近似大圓。
- 本初子午線(0°經線)?是經度的起點,定義了東經和西經,但它?不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它主要服務于時間系統和經度坐標定義。
- 采用西經20°和東經160°的標準是為了?避免分割主要大陸,使得地理劃分更具實用性和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