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楔形文字(Cuneiform)是最早的成熟書寫系統,由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發明,約公元前3400年出現。以下是更詳細的分類和背景:
1.?楔形文字(蘇美爾)
- 時間:約公元前3400年。
- 特點:最初為象形符號,后發展為用楔形筆畫刻在泥板上的抽象符號,用于記錄商業、法律、宗教等內容。
- 演變:從早期的烏魯克城邦(今伊拉克)逐漸傳播到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被阿卡德、巴比倫等文明沿用。
2.?古埃及象形文字(Hieroglyphs)
- 時間:約公元前3200年。
- 特點:以圖畫符號為基礎,兼具表音和表意功能,常見于神廟、墓葬和石碑。
- 關聯文明:古埃及法老時代的核心文字系統,與楔形文字幾乎同時獨立發展。
3.?其他早期符號系統(爭議性)
- 賈湖刻符(中國,公元前6600年):刻在龜甲上的符號,可能代表原始記事方式,但未形成系統化文字。
- 印度河流域符號(公元前2600年):哈拉帕文明的印章符號,尚未被完全破譯,是否屬于文字存在爭議。
- 溫查符號(東南歐,約公元前6000年):新石器時代的刻劃符號,缺乏語法結構證據。
關鍵結論:
- 最古老成熟文字:楔形文字(蘇美爾),因其系統化、可解讀且服務于復雜社會需求。
- 中華文字起源: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約公元前1300年),晚于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但延續至今未斷層。
若未來考古發現更早的完整文字系統,結論可能更新,但目前學術界仍以楔形文字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