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公司增值稅稅負過高的問題,以下是三種常見的合法降稅思路:
1.?優化進項管理,提高抵扣比例
- 確保進項應抵盡抵:嚴格審核采購環節,優先選擇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應商(尤其是一般納稅人),避免因小規模納稅人(3%征收率)或不開票導致的進項損失。
- 擴大可抵扣范圍:梳理固定資產購置、租賃、物流費用、技術服務等支出,確保相關進項發票及時獲取并抵扣。
- 調整采購策略:對高毛利產品,可協商拆分采購內容(如產品與服務分離),避免因進銷稅率倒掛(如銷售13%但采購3%)導致稅差過大。
2.?調整業務模式,適用低稅率或免稅政策
- 分拆業務適用低稅率:若銷售混合不同稅率商品或服務(如硬件+軟件、產品+安裝),需分別核算,避免從高計稅(如13%→6%)。
- 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例如,農產品銷售(9%或免稅)、資源綜合利用(即征即退)、軟件企業超稅負返還等,需對照行業政策申請資質。
- 調整交易結構:通過供應鏈整合(如“統購統銷”轉為委托加工)、引入平臺模式等,優化增值稅鏈條,減少中間環節稅差。
3.?規劃納稅主體,合理利用區域性政策
- 分設納稅主體:剝離高毛利業務至小規模納稅人(3%征收率),或通過集團內部交易分攤稅負(需符合獨立交易原則)。
- 稅收洼地布局:在財政返還地區設立采購/銷售公司,通過合規業務分流享受地方留存增值稅返還(需注意實質性經營要求)。
- 申請留抵退稅:若存在大量留抵稅額且符合條件(如先進制造業),可申請退還留抵稅額,緩解現金流壓力。
注意事項:
- 所有操作需以真實業務為前提,避免虛開發票、空殼公司等風險。
- 建議結合財務數據測算不同方案效果,并咨詢專業稅務機構定制落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