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C接口分為“母頭(Receptacle)”和“公頭(Plug)”,“完整”的Type-C接口共有24個引腳,分別定義如下:
1、VBUS引腳,共四路(圖中A4、A9、B4、B9)。它們是設備間供電的BUS電壓引腳,不分正反插;定義功能是供電。
2、GND引腳 ,共四路(圖中A1、A12、B1、B12)。它們是設備間的供電回路,不分正反插;定義功能是提供供電回路。
3、TX+/TX-和RX+/RX-引腳,共四對兒(圖中A2、A3、A10、A11、B2、B3、B10、B11)。它們的功能是為USB3.0高速信號。
4、D+/D-引腳,共兩對兒(圖中A6、A7、B6、B7)。它們的功能為USB2.0信號。(在母口處,這兩對兒引腳會短路成一對兒。)
5、CC/VCONN引腳,共1對兒(圖中A5、B5)。其中,CC引腳為配置引腳,用于檢測設備連接和正反插方向(準確的說,USB type-C接口也是有正反面的,就是靠CC引腳來檢測和識別的);同時,它也是USB PD通信的線路。(這也是上面提到的小米魔改USB-A口增加的引腳,以實現USB-A口的快充。)VCONN引腳為CC引腳斜對稱的引腳;當一個引腳確認為CC引腳時,另一個則定義為VCONN,用于給eMark線材供電。
6、SBU1/SBU2引腳,共2個(圖中A8、B8)。它們是復用引腳,比如,為USB4提供額外的SBTX和SBRX傳輸。
USB type-C接口母頭為24針滿針腳,上下兩排針腳為斜對稱;滿足不區分正反插的需求。
公頭為22針,由于USB2.0規范中,D+/D-只有一對兒,因此在公頭中只保留一對兒D+/D-針腳。
以上針腳數量,為“滿針腳”情況;實踐中,不同的產品未必為“滿針腳”。比如,對于“充電設備”,可能只有CC、VBUS、GND和D+/D-引腳。(無通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