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共用一個胎盤的情況在醫學上稱為單絨毛膜雙胎(Monochorionic twins),通常屬于單絨毛膜雙羊膜囊(MCDA)類型。這種情況由于胎盤共享,存在血管連接,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需密切監測。以下是主要風險及應對措施:
主要風險
雙胎輸血綜合征(TTTS)
- 原因:胎盤血管異常連接,導致一個胎兒(供血兒)向另一個胎兒(受血兒)輸送過多血液。
- 后果:供血兒可能出現貧血、生長受限;受血兒可能出現心臟負擔過重、羊水過多。未經治療可能導致胎兒死亡。
選擇性胎兒生長受限(sFGR)
- 表現:雙胎中一個胎兒生長顯著落后,因胎盤分配不均導致營養和氧氣供應差異。
雙胎貧血-多血序列征(TAPS)
- 機制:通過微小血管連接,一胎逐漸貧血,另一胎血液過于黏稠,可能自發發生或作為TTTS治療后的并發癥。
雙胎反向動脈灌注序列(TRAP)
- 特點:一胎無心畸形,依賴健康胎兒的血液供應,可能引發心衰或早產。
早產風險升高
- 原因:并發癥(如TTTS、羊水過多)或子宮過度擴張導致,需提前分娩。
結構異常風險
- 概率:單絨毛膜雙胎先天性畸形風險略高于單胎,可能與胎盤異常或血流動力學有關。
臍帶異常
- 單羊膜囊雙胎(MCMA):罕見但風險極高,可能出現臍帶纏繞或壓迫。
宮內死亡風險
- 原因:未控制的并發癥或胎盤功能不全,可能一胎或雙胎死亡,需緊急處理。
管理與監測
- 產前篩查:早期通過超聲確定絨毛膜性,單絨毛膜雙胎需每2-4周密切監測。
- 胎兒鏡激光手術:針對TTTS,阻斷異常血管連接,顯著改善預后。
- 選擇性減胎:在TRAP或嚴重并發癥時,可能需終止異常胎兒以保護健康胎兒。
- 提前分娩:若胎兒成熟或出現危急情況,可能需計劃性早產(通常≥32周)。
建議
確診單絨毛膜雙胎后,應轉診至母胎醫學專科,定期接受超聲及多普勒檢查,及時干預并發癥。家屬需了解風險并配合隨訪,以最大限度保障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