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胞胎減胎術主要用于降低多胎妊娠(如三胎及以上)或高風險雙胎的并發癥風險,確保母嬰安全。以下是常見的減胎方式及其詳細說明:
1. 氯化鉀減胎術(KCl注射)
- 原理:在超聲引導下,將氯化鉀溶液注射至目標胎兒的胎心或臍帶根部,使其心臟驟停。
- 適用情況:
- 雙絨毛膜多胎(每個胎兒有獨立胎盤),通常選擇位置便于操作或發育異常的胎兒。
- 孕周較早(多為妊娠10-14周)。
- 優點:操作簡單、耗時短、費用較低。
- 缺點:
- 不適用于單絨毛膜多胎(共用胎盤,氯化鉀可能通過血液循環影響健康胎兒)。
- 存在感染、出血或誤傷鄰近胎兒的風險。
- 若胎兒死亡后組織殘留,可能引發凝血功能障礙(罕見)。
2. 射頻消融減胎術(RFA)
- 原理:通過超聲引導將射頻電極針插入目標胎兒臍帶或腹部,利用高頻電流產生熱能,破壞臍帶血流或心臟組織。
- 適用情況:
- 單絨毛膜多胎(如雙胎輸血綜合征中需減胎)。
- 中孕期(妊娠15-24周),尤其適用于胎盤位置復雜或胎兒較大時。
- 優點:
- 對單絨毛膜妊娠更安全(避免藥物擴散)。
- 精準性高,成功率可達90%以上。
- 缺點:
- 技術要求高,依賴操作者經驗。
- 可能引發子宮收縮、胎膜早破或鄰近組織損傷。
- 費用較高,設備要求更復雜。
3. 其他減胎技術
- 激光凝固術:主要用于雙胎輸血綜合征(TTTS),通過胎兒鏡激光封閉胎盤血管,選擇性減胎。
- 臍帶結扎/閉塞:在胎兒鏡下機械阻斷臍帶血流,適用于復雜性單絨毛膜多胎。
- 抽吸術:早期妊娠中通過超聲引導抽吸胚胎組織,適用于極小孕周(7-9周)。
選擇減胎方式的考量因素
- 胎盤類型:
- 雙絨毛膜多胎:氯化鉀為首選。
- 單絨毛膜多胎:射頻消融或臍帶結扎更安全。
- 孕周:
- 早期(≤14周):氯化鉀或抽吸術。
- 中孕期(≥15周):射頻消融或激光/臍帶處理。
- 胎兒狀況:選擇發育異常或預后較差的胎兒作為目標。
- 醫療資源:醫生經驗、設備條件影響術式選擇。
倫理與風險
- 倫理問題:需與家庭充分溝通,尊重知情同意,明確減胎目的為保障母體及存活胎兒健康。
- 并發癥風險:流產(5-10%)、感染、出血、早產等,整體風險隨胎兒數量減少而降低。
- 術后監測:需密切隨訪存活胎兒發育情況及母體健康狀況。
綜上,氯化鉀與射頻消融是兩種主流減胎技術,選擇需結合孕周、胎盤類型及個體情況,由多學科團隊評估后制定個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