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質醇檢查主要用于評估腎上腺功能,幫助診斷與皮質醇分泌異常相關的疾病。以下是檢查的詳細說明:
一、皮質醇的作用
皮質醇是腎上腺分泌的糖皮質激素,主要功能包括:
- 調節代謝:維持血糖穩定,促進脂肪和蛋白質分解。
- 應激反應:幫助身體應對壓力(如感染、外傷)。
- 抗炎與免疫調節:抑制過度免疫反應。
- 維持血壓:通過影響水鹽平衡間接調節血壓。
二、檢查目的
診斷皮質醇過多:
- 庫欣綜合征:表現為向心性肥胖、高血壓、高血糖等。
- 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藥物:可能導致醫源性皮質醇增多。
診斷皮質醇不足:
- 原發性腎上腺功能減退(阿狄森病):疲勞、低血壓、皮膚色素沉著。
- 繼發性腎上腺功能減退:垂體或下丘腦病變引起ACTH分泌不足。
評估腎上腺或垂體疾病:如垂體瘤(如ACTH瘤)、腎上腺腫瘤等。
三、檢測方法
血液皮質醇:
- 時間點:通常早晨8點(峰值)和下午4點(谷值)采樣,因皮質醇分泌有晝夜節律。
- 注意事項:避免應激、劇烈運動,某些藥物(如避孕藥、糖皮質激素)需提前告知醫生。
24小時尿游離皮質醇:
- 收集全天尿液,綜合評估皮質醇總分泌量,準確性較高。
唾液皮質醇:
- 睡前采集樣本,用于檢測夜間皮質醇水平(正常應較低),輔助診斷庫欣綜合征。
四、常見輔助檢查
- ACTH檢測:區分病因(腎上腺源性或垂體源性)。
- 地塞米松抑制試驗:
- 小劑量:確認是否存在皮質醇分泌過多(庫欣綜合征)。
- 大劑量:鑒別庫欣病的病因(垂體瘤或異位ACTH綜合征)。
五、結果解讀
- 升高:庫欣綜合征、應激狀態、妊娠、肥胖、酗酒等。
- 降低:阿狄森病、垂體功能減退、長期使用類固醇后突然停藥。
六、注意事項
- 生理波動:壓力、熬夜、疾病狀態可能導致暫時性升高。
- 藥物影響:雌激素、抗抑郁藥等可能干擾結果,需提前與醫生溝通。
七、后續步驟
若結果異常,可能需進一步影像學檢查(如腎上腺CT、垂體MRI)或功能試驗明確病因。
皮質醇檢查是內分泌科常用的重要工具,結合臨床表現和其他檢測,能有效診斷和管理腎上腺相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