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Ibuprofen)和對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Acetaminophen)是兩種常用的解熱鎮痛藥,但它們在作用機制、適應癥、副作用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以下是具體對比:
1. 作用機制
布洛芬
- 屬于?非甾體抗炎藥(NSAID),通過抑制?COX-1 和 COX-2 酶,減少前列腺素合成。
- 具有?抗炎、鎮痛、退熱?三重作用,尤其對炎癥相關疼痛(如關節炎、扭傷)效果更佳。
對乙酰氨基酚
- 不屬于 NSAID,主要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COX-2 酶(對周圍組織的COX抑制較弱)。
- 具有?退熱和鎮痛?作用,但?幾乎沒有抗炎效果。
2. 適應癥
布洛芬
- 適用于?炎癥相關疼痛:如關節炎、肌肉拉傷、痛經、牙痛等。
- 退熱效果與對乙酰氨基酚相當,但更適合伴隨炎癥的發熱(如扁桃體炎)。
對乙酰氨基酚
- 適用于?非炎癥性疼痛:如頭痛、神經痛、普通感冒引起的發熱。
- 是?兒童退熱的首選(需按年齡和體重調整劑量),也常用于孕婦(需遵醫囑)。

使用注意事項
布洛芬
- 建議隨餐服用以減少胃刺激。
- 避免與其他NSAID(如阿司匹林)聯用,可能增加副作用。
- 不推薦用于脫水或血容量不足患者(加重腎損傷風險)。
對乙酰氨基酚
- 需嚴格遵循劑量,避免與含酒精飲品同服(加重肝損傷)。
- 長期使用可能影響凝血功能(罕見)。
5. 如何選擇?
優先選對乙酰氨基酚:
- 存在胃病、心血管疾病或孕婦(孕晚期除外)。
- 僅需退熱或緩解輕度疼痛(如頭痛、感冒)。
優先選布洛芬:
- 炎癥性疼痛(如關節炎、肌肉損傷)。
- 對乙酰氨基酚無效時(需確保無禁忌癥)。
總結
兩者均能退熱鎮痛,但對乙酰氨基酚更安全(尤其兒童和孕婦),而布洛芬適合抗炎。用藥前應評估個人健康狀況,并嚴格遵循劑量! 長期或頻繁使用需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