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有飛信,但是飛信移動卡才能用,然后就出了很多即時通訊競品,當時不止微信一個的,還有什么Q信之類的亂七八糟,功能都是即使通訊。至于為啥有QQ不用商業市場領域的我也不太清楚,但是作為用戶是因為那時候安卓手機剛剛興起,但是流量還是1元1M的年代,后臺掛QQ耗費流量,而微信這種即使通訊就很雞賊,直接給退出軟件還能收到信息就給我一種不用多少流量的錯覺,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安卓系統通知廣播特性),而且微信還能關聯同步QQ,所以我們當時就都用微信了,后面微信功能越來越多可以打電話,就鬧出要求微信要付費的鬧劇,最后以運營商(被迫?)流量白菜價告終,也因為流量白菜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