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本來想收購英偉達,又覺得20億美元買個小顯卡公司不合算,后來高攀不起了。
2007年拒絕了iPhone的訂單,覺得蘋果報價低,低估了智能手機的潛力。后來蘋果自研芯片,高通崛起,沒吃到智能手機的紅利。
2020年錯過了投資OpenAI,覺得生成式AI沒法盈利,投資10億美元太虧,兩年后OpenAI估值超過了1500億。
英特爾是PC時代的王者,摩爾定律就是英特爾創始人提出的。但是2015年后開始擠牙膏,10nm工藝搞了五年,7nm難產,只能把14nm改名叫Intel 7糊弄市場。
AMD靠著+Zen架構,性能趕超英特爾。
英特爾管理層搞宮斗,六年換了三個CEO。
2018年,科再奇搞辦公室戀情被炒。
2020年,財務出身的司睿博戰略稀爛被炒。
2024年,技術元老基辛格燒錢搞芯片代工,被董事會退休。
AMD能崛起,蘇媽居功至偉。
2014年的AMD就是個爛攤子,負債22億美元,股價跌到1.6美元,被英特爾按在地上摩擦,工程師大批離職,跑去給黃仁勛和庫克打工。
蘇媽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砍掉AMD所有非核心項目,重點搞Zen架構的研發。
請回兩位退休的芯片元老,親子抓技術,把實驗室當戰場,2017年搞出了第一代銳龍處理器,性價比爆棚,英特爾還在搞10nm工藝。
2019年,AMD用上臺積電7nm工藝,2022年又搶到5nm產能,性能繼續起飛。
英特爾還在死守自家工廠,結果10nm工藝拖到改名Intel 7才勉強上市。
蘇媽壓寶Chiplet設計,把CPU拆成多個模塊,壞了一個還能接著用,良品率大漲。英特爾還在玩一整塊硅片雕花,雕壞了直接報廢,成本端劣勢明顯。
蘇媽帶著EPYC霄龍處理器殺進服務器市場。2023年,第四代EPYC問世。微軟、亞馬遜、谷歌集體倒戈,英特爾的財報血崩,24年巨虧192億。
現在AMD的市值1832億美元,英特爾只剩1021億。道瓊斯指數把英特爾踢了出去,換上英偉達。
蘇媽下一個目標就是英偉達,東亞人的內卷基因,特別適合搞芯片這種苦逼行業。
總結下蘇媽成功的原因:
1. 技術控的執念:蘇媽是MIT電機工程博士,親自下場搞芯片設計;英特爾CEO全是MBA和財務佬,PPT比芯片造得好。
2. 輕資產模式的優勢:AMD沒有自建工廠,靠臺積電+Chiplet輕裝上陣;英特爾砸千億美元搞代工,結果工廠還沒建完,客戶全跑了。
3. 踩準風口:蘇媽押注AI和云計算,英特爾還在糾結PC市場要不要降價促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