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媽上臺后做了一個重大的選擇
如何破局,環顧四周,那時候手機芯片如火如荼,14年的時候gpu還在上升中
她做了一個巨大的選擇,砍掉所有其他不盈利的項目,專注于企業級CPU架構研發
這個選擇非常非常的冒險,因為當時amd的服務器份額是1%還是四舍五入的,隔壁intel在x86服務器的份額是99%!而且AMD從來沒有在服務器市場上占有超過10%的份額,用我們的話說這就是找死。
換任何一個非蘇媽ceo,都會在2014這個時間點上做出以下其中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
1、轉頭去做手機芯片研發(AMD有完整的arm授權)
2、轉頭去深耕當時很火爆并且有利潤的游戲機
3、大力押寶GPU,和老黃決一死戰
但amd啥也沒做,選擇在商用領域正面硬剛當時份額99%的intel,不得不說蘇媽這決心,所有市場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蘇媽選擇從事后諸葛亮的角度來看非常正確,她太懂intel了,操作也太完美了。
intel做錯了什么呢?那真是罄竹難書啊。
intel即在14代縮缸的情況下,依然我有朋友不信邪去買了,2個月天天藍屏,把自己搞得像個小丑一樣都要相信intel,在這種離譜的用戶基本盤下,intel做了這些操作:
1、zen已經在發力多核服務器的情況下,intel卻開始選擇主力傾斜桌面端,雖然AMD的桌面端是服務器端的邊角料
2、14nm+++++沒個頭,隔壁7nm出來了還在14nm,足足給了amd整整3年時間。
3、zen2實現斷代強勢的多核性能之后,intel陣腳大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模仿和抄襲,但是intel一直到5代至強服務器還有南橋,還在整那4路8路,路線完全沒轉過來。
4、intel面對AMD咄咄逼人的桌面端,想出了大小核這個競爭方案,其實大小核幫助intel延緩了桌面的頹勢,并且通過intel大力洗腦宣傳,一度挽回了頹勢。但是intel過于激進+桌面端的萎縮,讓intel吃了大虧。
5、押寶大小核就繼續做吧,結果15代要做膠水chip,并且采用非常高成本的硅基載體,最后產出的芯片面積卻和7840hs差不多大。至今看不懂這一招是為了什么,自殺嘛?
6、服務器端從8180開始落后,本來應該大力追趕,因為服務器不像家用端,想擠掉intel份額比家用端還難,但是intel從2-3-4-5每一代都被競爭對手吊打不說,發布時間還晚半年,好不容易憋個6代至強,競爭力面對zen4有所提升,結果又晚了整整一年。而6代面對的是火力全開的zen5。而超高的研發/制造成本徹底葬送了至強的競爭力。在最難丟失份額的服務器被amd硬生生擠兌完。
7、ai端幾乎完全沒吃到,amd再不堪也有mi300x這樣的產品供大家選擇,intel直接沒產品,這也太秀了。
8、家用端還在犯錯,說實在的,各大主板廠都不愿意做amd的生意,這個是事實,amd沒利潤給各大主板廠,但是intel直接端上了15代,各大主板廠為了intel造了一堆優質主板,然后15代暴雷,反而amd大家都不愿做的默默在出貨。并且下一代還要換接口,還要造主板,講真的,各大廠真扛不住了。
總結一下
家用端intel可能是被各大主板廠裹挾,但是我覺得就是自己舍不得渠道,面對競爭還想全都要,依然我行我素。錯誤百出
商用端純屬無藥可救,一錯再錯,被amd壓著打了整整6年!看amd的2024財報服務器端的毛利潤是49%!!!!,這么肥的肉不管,擱那整10%毛利潤的家用端,只能說該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