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英、楊蓮香、蘇川藥、姚淑翠、邢翠蓮、劉妙蓮、關梅香、黃秀蓮、黃玉蓮、尹翠香、王槐香、張金蓮、徐秋花、張春景、鄧金香、陳菊花。
這是16位巾幗的名字。
名字很普通,事跡卻很偉大,只可惜被折磨的沒了力氣再加上操作不當導致失敗。
在古代長期的洗腦下,皇帝被塑造成神仙一般的存在,她們在活不了幾天的情況下,來跟狗皇帝多換一,這么大勇氣的背后很難想象她們到底絕望到什么地步。
還好崇禎是吊死的,跟勒死區別不大,也算是崇禎紀念這些宮女的一種方式。
孟子: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仇寇。
朝鮮使臣:“蓋以皇帝雖寵宮人,若有微過,多不容恕,輒加箠楚。因此殞命者多至二三百人,蓄怨積苦,發此兇謀。”“皇帝好道術,煉丹服食,性寢躁急,喜怒無常。宮人等不勝怨懼,同謀構亂云。
嘉靖是一天兩天的嗎?至于關于方皇后的陰謀論,去了解了解嘉靖這個人私生活吧,他不是偽君子,他是裝都懶得裝。
庶民反抗暴君的行為被抹黑成文官的挑唆,因為皇帝昏庸無能或者懶惰從而導致的內憂外患被洗白成文官的掣肘。
罔顧嘉靖迫害宮女的事實,去扯什么文官集團,拿出一堆民科陰謀論去質問別人,殊不知自己的論點都沒有一個向樣的論據支持,
你說是嘉靖托夢告訴你的,都比你扯這一堆玩意可信多了。
對于一個皇權集中到頂點的朝代,我來告訴你什么是文官集團:
文官的權力來自皇帝懶政后留下的權力空白,或者皇帝能力太差導致文官有很大的操作空間。但凡皇帝很勤政(比如崇禎),或者會玩弄權力(比如嘉靖),哪怕綜合能力不行,也能牢牢壓制住所有文官。
拿文官集團說事,純粹是給皇帝的嚴重無能且懶政找開脫理由。
大禮儀事件,文官的團結和努力在明史上可謂空前絕后,三年廷爭,數百人撼門大哭,付出首輔去位,十六位文官被廷杖致死的代價,都沒拗得過嘉靖一個初登帝位全無根基的青頭仔,所謂“操控朝政脅迫內外”的文官集團就這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