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情況是,原唱方把完整的分軌文件分享給翻唱方,翻唱方把其中的原人聲軌刪除,錄制新的人聲,并重新混音,得到成品。原唱歌手的聲音可能在某個頻率和某個樂器打架,翻唱歌手的聲音可能在另一個頻率和另一個樂器打架,需要的混音方式不同。所以如果你有分軌,你想怎么混就怎么混,這樣是最靈活的。
其次理想的情況是,原唱方在分軌工程文件中,把原人聲軌靜音,導(dǎo)出一個伴奏版音頻,把這個伴奏發(fā)給翻唱方。翻唱方錄制人聲后,把伴奏和人聲混音在一起。這樣也基本能滿足絕大部分的需求。很多出版級別的作品也是這樣做的。
再次理想的情況是,你聯(lián)系不到原唱方,只好自己摳伴奏。在沒有 AI 的時代,只能手動摳。因為在混音中,一般把主人聲放置在中央,也就是左右聲道放的是一樣的聲音,所以手動去人聲的大致方法就是去掉左右聲道中相同的部分。但是,這樣會導(dǎo)致把同樣在混音中央的軍鼓、底鼓、貝斯也一起去掉了。在有 AI 的時代,就不需要這么麻煩了,直接扔給 AI 就好了,效果通常非常不錯。
最差的情況就是,你連伴奏也摳不出來,比如可能原版歌曲的混音是在太復(fù)雜了,連 AI 也摳不干凈,那你就只能自己復(fù)刻一版了。靠你的耳朵,一軌一軌把編曲扒出來,再自己彈自己錄。